-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实用唐诗登鹳雀楼教案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其次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闻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渐渐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留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垮,但是这首诗,却始终受到人们的宠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老师巡察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把握和要求熟悉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状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渐渐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老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同学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老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当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终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终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熟悉的字)。
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附录:《登鹳雀楼》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理想,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丽,气概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实、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终点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涯,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殊宽广,特殊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行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涯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看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飘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美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假如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布满了无限生气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盼望,多少向往。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非常自然、非常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docx
- 《喜羊羊与灰太狼》观后感(精选28篇).docx
- 《想变成人的猴子》读后感(精选22篇).docx
- 《永不放弃》电影观后感(精选20篇).docx
- 《鹬》观后感(精选27篇).docx
- 《住在母亲的掌心》阅读答案.docx
- 《自然的力量》观后感.docx
- 【热】交通安全征文14篇.docx
- 【热门】案件自查报告15篇.docx
- 【实用】励志演讲稿15篇.docx
- 2025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初中地理河流治理课件.pptx
- 个性化客房服务管理.pptx
- 十大环保行业前景.pptx
- 2025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带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附答案.docx
- 手术切缝后护理.pptx
- 2025年湖南省电力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完整版.docx
- 如何做好健康教育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