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能手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

教学能手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教育学》考试要点

1.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影响因素:(1)遗传:是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前提。(2)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规律和教育:(1)顺序性规律;教育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陵节而施。(2)阶段性规律;教育中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3)不平衡性的规律;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对段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4)互补性规律;教育工作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并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长善救失。(5)个体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3.理解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㈠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⑴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⑵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③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政治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⑴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

⑵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实现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③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④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㈢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⑴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⑵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4.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掌握教师的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②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职业素养: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

良好师生关系建构:1、了解和研究学生。2、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3、善于与学生交往。4、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5.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我国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1902壬演学制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现代学制,但未实行。2、1903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3、1912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4、1922“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195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2、1985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施九义务教育。3、1999《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终身教育。

现代学制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

6.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必须课程与选修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5、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研究性课程6、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计划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所谓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虚拟课程就是把将要做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材: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只是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