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借写作核心概念的判断建构论证基本元素
◎教学学理设计依据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对材料作文的写法提到了两条总纲性的建议:?
1.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2.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核心概念辨析基础理论依据
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往往有一两个词语对全文的思路起统领作用,这一两个词语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如2天津卷的“纪念日”,八省联考卷的“抗美援朝精神”,全国I卷的“劳动”等等。
在写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界定核心概念,围绕核心概念展开,采用下定义、作诠释、比较和类比等不同方法,使核心概念的内涵一步步明晰起来,丰富起来,就比较容易写出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概念可能有的含义
1.概念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如:“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北京卷)
2.概念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浙江卷)
3.概念的通常义和新解义
如: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江苏卷)
4.概念的正解义和曲解义
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2019全国I卷)
◎概念教学设计阅读实践依据示例
如:名家说“孤独”
1.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贾平凹《自在独行》
2.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瓜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林语堂《孤独》
3.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
——周国平《论孤独》
4.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新课
切合题意是考场作文的生命线。行文一旦偏题跑题,就会被判为三类卷以下。为了规避这样的问题,在行文中反复点反复扣材料的写作核心词就成了一剂灵丹妙药。标题突出关键词、论点聚焦关键词、论证重复关键词、结尾强化关键词,就成了考场议论文写作的标配。这种做法实用性强,功效显著,值得效仿。但是,如果考生不能准确辨析写作核心关键词内涵,不能清晰界定核心关键词外延,用精准判断和严密论证构建文章论证的基本元素,就会导致行文建构根基浮泛,出现通篇垮塌的悲剧。?要想较好解决类似问题,笔者认为比较实用且有奇效的路径就是考生必须学会借用命题者的写作指引语来分析写作核心词句的内涵,准确锁定其外延,用核心词语来建构文章论证与结构基本元素。
常用的文章建构结构基本模型为:
1、写作核心词语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并列分解阐释法)
2、写作核心词语不是什么+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先驳后立阐释法)
3、写作核心词语不是什么而是什么+不是什么而是什么+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比较辨析破立结合并列分解法)
二、高考链接
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难点12 断句练习(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重难点12 断句练习(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重难点13 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重难点13 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重难点14 文本内容的概述与分析 (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重难点14 文本内容的概述与分析 (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重难点15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重难点15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重难点16 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论证思路(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重难点16 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论证思路(文言文本阅读)-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