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平衡针灸疗法
简介: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控学说阐述的就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也是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用。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
(一)取穴原则
1.特异性取穴
特异性取穴主要是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
2.交叉性取穴
交叉性取穴主要是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3.对称性取穴
对称性取穴主要是指疗部位与疾病部位左右对称或前后对称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胸部的乳腺疾病取背部的乳腺穴。
(二)持针方法
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长度的针具。临床多用75毫米毫针。
2.取75%乙醇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将棉球固定在针尖上1-2厘米针体处,右手持该处进针。该持针法在进针时不会造成针体弯曲,达到快速进针的目的。
(三)针刺方法
1.提插手法
2.强化针感手法
3.一步到位手法
4.两步到位手法
5.三步到位手法
(四)针感说明
1.促电式针感:指针刺后出现的类似电击样感觉,向远端放射。
再针刺健侧相应穴位来收针。
歌诀:偏瘫耳尖上一寸,交叉取穴透太阳,
耳颞神经枕吻支。
3.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
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
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
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
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
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
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
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
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
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
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
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
椎间盘出腰扭伤,腰积劳损用之灵。(3寸毫针,
双侧腰痛/中腰痛向下平刺1―2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
右侧腰痛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2寸)
4.胃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
局解:在口轮匝肌和肌之间,布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及下唇动静脉分支。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
手法: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健脾养胃,调节胃肠,平衡心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消炎止痛,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
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
按语:具有选穴少,针刺面积大,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临床不但用于治疗上腹部病变,还可作为慢性疾病的辅助穴位,可代替痛经穴,治疗妇科痛经。
歌诀: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
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溃疡,
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45度角进针,向对侧胃痛穴平刺1—2寸)。
5.鼻炎穴
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局解: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和面神经颧支,下颌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针退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