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播学概论》2019年秋季学期第二次作业题目-刘志伟.docx

《传播学概论》2019年秋季学期第二次作业题目-刘志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概论》2019年秋季学期第二次作业题目

结合相关案例或事件,谈一谈你对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茧房的看法?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为人们的交流和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在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信息茧房便是其中之一。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请结合你的亲身体验或相关案例或事件,谈一谈你对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茧房的看法?

要求:字数不低于1000;禁止复制粘贴;提出自己的观点;逻辑清楚,格式清晰;有标题。

破除“信息茧房”桎梏

信息茧房(IntormationCocoons)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网络“信息茧房”易导致观点片面化。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茧房”内成员内部交流显著增多、对外交流大幅减少,形成一种正反馈式的“自激”,表面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很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长期处于网络“信息茧房”中,习惯于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输入,群体成员的认同导致其日益演化出极端思想。而当长期沉浸在自我话语场中的群体观念一旦在社交平台中发酵,则容易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致使小群体的极端意见趋同,进而发展为网络暴力甚至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网络“信息茧房”的生成,还使得传统中的“信息偶遇”和新闻本身的传播普及作用都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你取得的信息只是你想要的”。从长远来看,如网络“信息茧房”的现象加剧,甚至可能对全社会的共同价值根基产生动摇。

网络“信息茧房”易引发行为极端化。有研究表明,社会个体总是模仿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模仿式的犯罪。但在网络时代中,远隔千里的恶性案件之间的模仿,其学习过程来自媒介报道或自媒体传播的可能远大于亲眼目睹。媒体或大多数网民在传播凶案信息时,其目的本在于社会警示和反省,但其无法避免传递信息时的一系列暗示性信息,网络“信息茧房”的存在,对增强受众的示范模仿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回顾多起恶性案件的传播轨迹,一个简单的案件往往衍生出多种解读,继而在集纳式、病毒式的传播中不断渲染增强,孤立事件被无限放大,让人感觉整个社会的治安面都出现了问题。随着这些原本孤立的事件在社交平台和各个网络“信息茧房”中此起彼伏,以外部强化的方式不断刺激和强化公众的恐慌情绪,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和行为选择。

网络“信息茧房”,不仅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对公众身心安全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个“茧房”不断放大公众的心理趋同特性,使参与者强调个性化、行为情绪化,易受暗示,容易轻信和冲动。削减网络“信息茧房”的负面影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要警惕习惯性地依赖技术。不可否认,在网络时代,“技术至上”“算法推荐”这些字眼充满了诱惑力。这些APP都很聪明,能够准确抓住我们人性中的脆弱面,继而让我们长久地躺在“舒适地带”中出不来。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当这些APP根据用户的喜好、点击、热门度等标准为用户推荐新闻和资讯,背后体现的实际是技术工程师们的路径选择。习惯性地依赖技术,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习惯,更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要有清醒的分寸感,划清现实和虚拟网络空间的界限,避免陷在技术的巢窠中,形成群体性的孤独和麻木。要反思人和工具之间的关系,人应该掌握工具,而不是变成工具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工具的奴隶。我们不应对科技的期盼越来越多,却对人与人之间的期盼越来越少。

要呼唤更加清朗融合的网络空间。互联网意味着互联互通和融合,而网络“信息茧房”则把网民割裂成不同的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竖立起信息的屏障,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获得了生存的土壤。习惯了被算法喂食的受众和越来越浮躁、低质量的网络内容,二者相伴相生。

各类新闻网站、APP和自媒体,可以追求多元化的新闻供给,但必须坚持一个导向,在传播优质内容的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要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坚决依法整治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和低俗信息,使网民铭记“网络亦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回归初心,回归“互联”的本质,才能真正让人与人通过互联网联结起来。

要注重提高网民自身媒介素养。每位网民都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信、正念、正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做阳光网民。要把互联网当成个人发展的助手,而不是自缚之茧。在碎片化、快速化的网络时代,应多方面获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mibt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成人学历教育服务10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