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完善金融系统防电信网络诈骗模式的思考 .pdf

关于完善金融系统防电信网络诈骗模式的思考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电

【摘要】电信诈骗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类型的

诈骗行为。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极大地侵害了公

民财产权、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各地金融部门和支付机构对防电信网络诈

骗采取了一列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陇南市金融统防电信网络

诈骗“321”模式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

完善建议。

【关键词】金融统电信诈骗防控模式

一、陇南市金融统防电信网络诈骗“321”模式基本做法

(一)落实“三项制度”,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1)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从支付源头上对电信网络诈

骗活动进行遏制。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

类银行结算账户,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B类支付账户的制度,对于不

符合制度的账户降级处理。严控开户环节,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拒绝异常开户申

请,对开户之日起6个月以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暂停业务,对多人共用同一联

电话的情况进行排查,切实防范了一人控制多张银行的交易风险。

(2)建立个人资金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为有

效保护个人银行账户及其资金安全,全面推行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建立

以I类户为主办账户、II、HI类户为辅助账户的新型个人银行账户体。优化II、

B类户的开立和转账结算等业务流程,丰富各类账户的运用场景。

(3)强化转账管理机制,阻断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转移主要通道。人民银行

规定,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通过ATM转账24小时后到账,在24小

时内,个人可以要求撤销转账业务,此举设置了资金转账的缓冲期,使得通过

ATM汇款诈骗的案例明显呈现出下降趋势。为防止账户出现大额异常资金流动,

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客户事先约定支付限额和笔数,对大额转账交易进行提醒,

个人转账单日累计金额5万元以上的,还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等,有

效保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

(二)开展“两项宣传”,有效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软实力

多管齐下,构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大环境。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案

例的分析,对其共性进行梳理,并结合陇南实际,将辖内易发的涉及农村地区、

偏远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常见案例进行整理,制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手册、标语等

宣传材料,在辖内各银行机构及各大商圈进行分发,在营业厅内醒目位置张贴防

范电信网络诈骗标语,放置宣传材料,提升宣传效果。强化动态宣传,打通区域

间、人流间、城乡间的宣传高速通道,提升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的辐射效

应。

(三)做好“一项服务”,竖起银行业拦截电信诈骗的坚实屏障

开展从业人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同时,主动与其

沟通,发现异常情形时,要帮助其进行交易识别,帮助客户摆脱不法分子的圈套。

二、存在的问题

(1)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银行未对多人

使用同一联电话号码的账户暂停非柜面业务,二是部分银行对逾期未完成改造

的受理终端未采取暂停移动受理终端业务功能的措施。三是部分银行对于连续3

个月内未发生交易的受理终端或收款码,未重新核实特约商户身份,无法核实的

未停止为其提供收款服务。

(2)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控意识和能力薄弱。非银行支付机构参与支付

业务,丰富支付方式,扩展支付范围。但是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控制能力参差不

齐,部分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意识薄弱,更多的考虑到简洁,快速,便捷的用户

体验,没有全面考虑安全风险控制因素,这导致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利用安全管

理和技术漏洞进行资金转账、洗钱等非法交易。

(3)个人缺乏识别诈骗能力和隐私保护意识。缺乏对诈骗信息的甄别能力。

由于诈骗分子已经由原始的撒网式盲骗转变为有针对性的欺骗,制定各种诈骗脚

本,言乍骗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推陈出新,使得普通民众防不胜防,无法辨别信息真

伪。另外,缺乏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意识,公民不注意保护个人相关的身份证件,

银行账户,手机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