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其中可免费阅读30页,需付费199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泓域文案/高效的写作服务平台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前言
近年来,家校社协同育人进一步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推动和实践层面的强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多个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推动社会组织与学校的合作。在这一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互动,还注重拓展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例如,部分地区设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站,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联动的育人机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性,创造了一个多元化、开放的教育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拥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将这些资源整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