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苏武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导思,培养正确分析文言内容及准确概括观点能力,养成阅读古文的习惯。
(2)学生基本能达成预学目标,形成文字成果。
(3)学生能及时生成并捕捉预习中的疑惑,体现先学中的主动性。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构建读文本的方法:先整体感知,再细读文本;知人论世,延伸比较,触摸文字,理解文字传达的内容,从而挖掘形象背后厚重的家国情怀。
(2)体验情怀的基本路径:通过解读文本,回到历史现场,尊重史实,领会作品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以民族英雄的情怀滋养学生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2)体现语文课堂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引领学生的生命内核,向着深处宽处延展,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科核心素养:
(1)把文言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丰厚了学生阅读体验,将他们的阅读视野延伸历史,当下与未来。
(3)引导学生质疑交流,细析研品,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增强了审美鉴赏能力。
(4)打通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发现、探究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史事把握内容,鉴赏苏武形象。
2.学习苏武矢志不渝的高尚品德,激发弘扬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
1.探寻解决学生对苏武生死抉择的共性疑惑,明晰他以生抗争的意义。
2.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导学生如何热爱和建设新时代的中国。
教学过程
教学导图:
首先通过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教材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再初步解决学生自主先学中产生的预习疑问,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思辨能力;其次通过鉴赏塑造苏武民族英雄形象,学会找依据、能质疑、会释疑。在释疑过程中产生问题链,形成浓厚的探究氛围,教学过程中涌动智慧、知识、方法、情感;然后通过抚追历史、触摸当下、展望未来这几个环节帮助学生打通文本与文本、文本与生活、现实与历史、个人与国家,提升阅读的思维品质和审美创造能力;最后打通阅读与写作,体现语文课堂教书育人的教育本质,滋养学生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这篇文章是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对照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这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为通过解读文本,回到历史现场,领会作品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导入:孔子云: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当一个人面对穷途末路时,是卑躬屈膝,还是守道涂泥?这是一个显露品性,涉及灵魂的艰难抉择。“苏武牧羊”的故事是颂扬至今,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苏武在留胡十九年中的艰辛历程,以及抵制诱惑、坚决反抗匈奴的事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苏武,去体验他坎坷多舛的命运,去见证他矢志不渝的高洁灵魂,探寻他忠贞不贰的伟大信仰。
同学们在导学案及文后的学习提示下,认真地完成了预习,梳理了课文的脉络,读懂了(苏武因何入胡——多重遭遇的起承转合——最终结局)等情节。同时很多同学在预习中提出了一些疑问,投影呈现。
活动一:鉴赏
从课文中找出展现苏武敢于赴死的言行,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武的形象。
小结:同学们找到的这些语句,尤为突出地塑造了一个丰满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他大义凛然,为了民族的尊严,宁死不屈,不仅刻画了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更是展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不二。他以死报国的崇高气节,彪炳青史,英名令后世敬仰,那他又为何最终选择了不死呢?在何种情况下,苏武选择以死明志?又在何种情形中,选择以生抗争?
在苏武受到招降时,没有生路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选择自杀,勇于为国而死,正因为如此坚强不屈,赢得了敌人的尊敬,也同时获得了另一种活着的可能。所以单于敬重他,不想杀他,更激发了招降他的意愿。从文中看到下面这样的语句。选择活下去,也给了苏武回到汉朝的希望,这一丝希望足以支撑他与敌抗争19年,从文中“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卧起操持”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无时无刻不在维护着作为使臣的尊严与汉朝的荣誉,更可以读出他内心对回国的向往,所以他要活下去。
活动二:释疑
思考:请大家研读下面一段文字,谈一谈苏武在匈奴的生存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 (3).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组合数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rs Grammar.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 (1).docx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下:复习课Module6.docx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14. 自画像.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