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中数字的艺术魅力.doc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中数字的艺术魅力.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中数字的艺术魅力

一、气势之美

迢迢天汉西南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

赞黄河之长“三万里”,颂泰山之高“五千仞”,极度夸张气势磅礴恢弘,令人神思驰骋,大自然面前,人类之渺小对比鲜明。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不愧是“诗仙”,新奇的联想和夸张,长似有“三千”流水长,高如有“九天”银河落,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二、结构之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成对欢娱,近景如“点”,“一行”白鹭飞翔碧空,远景成“线”。“千秋”雪,写尽时间之久远是“面”,“万里船”写空间之广阔是“体”。点、线、面、体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四个常用数字,点缀着一派明媚春光。诗句字字对仗工整,有色彩、事物、动作、时空相对,更有数字相对。全诗错落有致,结构优美。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康节《五绝》)

依次递用十个数字,移步换景,结构明快,节奏欢快,呈现出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景致。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沅《七绝》)

明月照在江面,一个渔翁坐在江中的一叶扁舟上悠然垂钓,俯仰自如,自得其乐。一幅生动的秋夜垂钓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江中驶过一条渔船,随即命大臣纪晓岚以十个“一”字做诗。此诗跟上一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像极了舞台上的布景,整齐摆放,欣赏者仿佛置身其中;又恰似一幅静物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音乐之美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皆不见。(清郑板桥《咏雪》)

数目由少到多,节奏由慢到快,化平淡为奇特,表现出雪花飞舞的情景,恰似音乐简谱“1234567”七个音符之音,又恰似拍手唱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独特的旋律美。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几个数字连用,上下左右搭配对称,一唱一叹,纡结萦回,淋漓酣畅,借杜鹃之口,叹思乡之苦,如泣如诉,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痛。

一声梧叶一声愁,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梧桐细雨,雨打芭蕉,古人诗词中常用来衬托人物的凄苦心情。归梦难成则被用来形容受思乡之苦折磨的情景。第一句中两个“一声”,第二句中两个“一点”,第三句中两个“三更”,在句中各自成对,而三句之间又互相成对。“鼎足对”在这里运用得十分自然贴切,把秋雨之夜的思乡之苦表达的凄苦婉转。

一只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食尽人间千钟粟。(明·伦文叙《题百鸟归巢图》)

一层一层,百鸟层层围绕在凤凰的周边,表达着景仰之情。看似数字的递升用法,其实体现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一只一只又一只”是三只,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加起来正好是一百零一只,暗合百鸟朝凤之数。

四、意境之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七八个”意寓雨过天晴星星之稀疏,直挂天边,一目了然;“两三点”鲜明展现雨珠晶莹,撒落山前,跟星星相映照。寥寥几笔,摹画出一幅夏日丰收后的晚景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茫茫天地间,“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皆“绝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儿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远谪江湖,仕途宦情皆淡泊的情怀。也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五、哲理之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我国古代朴素哲学观尽显。诗人登高远望,目光所及之处太阳“依山而尽”,黄河“入海而去”。若欲穷“千里”,必要更上“一层”方可。此诗不但意境壮阔,更是把“站得高,望得远”的哲理寓于自然美之中,成为千古名句,而且文学领域之外也广为传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的“一树”柳,绿丝垂绦的“万条”枝,看似写了柳树的先知春,色美形也美,实际上借景传意,蕴含着人类生命的觉醒力。六、其他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合七分彩,八环九钗十倍娇。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人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聘。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副数字求亲对联,化用了清朝李调元《咏美女》“一名大乔二小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4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6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