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聚焦测点,依文解题
随着新高考测评对试题材料选择、对文本思辨性阅读看重的不断强化,现代文阅读Ⅰ的试题命制也有些微的变化。测点的变化与调整,就文设题痕迹凸显,思辨性阅读意味强化,都使得现代文阅读Ⅰ难度有所增加,而且“立德树人”与“关注社会”的命题指向明显加重。现对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作如下分析,并寻求应对之道。
一、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试题命制特点
1.测点相对平稳,命题角度呈现多维性
通过对新高考测评试卷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现代文阅读Ⅰ试题注重相对固定的测点。比如,基于条件的逻辑推断、立足证据的观点分析、证据有效性的确定、文本写作特点的评价、论证效果的品鉴、信息的整合归纳……虽然现代文阅读Ⅰ选择的文本千差万别,但是围绕“论证素养”这一内在核心测评点却相对固定。以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毛泽东《论持久战》、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2段文本为例,进行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第1题选取了2段材料中的不同信息点,考查考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比对信息等能力。比较明显的是B选项,“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这则信息,显然有漏洞。由材料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并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这就在考查考生对文本中观点推论的认识能力。此处B选项以偏概全,而且推论错误,以中日两国的战争趋势,去推论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趋势,显然有失公允。
第2题重在考查考生分析论证的思路,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试题中涉及的文本范围极为广泛,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比对信息,审视原文信息与选项信息各自的表达侧重点。这道题的A选项明显遗漏信息,并且强加因果。“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的论断有违文本内容,作者认为日本劣势的理由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且作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随之,作者呈现了相关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因此,在删掉大前提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显然不恰当。
显然,上面2道客观题,从文本细节比对、内容逻辑推断、因果关系分析、核心观点分析等角度设置了相关选项,从而有意识地考查了我们立体感悟、细读文本、辨析审视等综合能力。
2.就文设题凸显,试题创设避免模式化
以往带有模式化、宿构性的语文试题,已经渐渐失去原初的肥沃土壤。依据具体文本并设计典型的学习任务,现在的语文测评越发凸显就文设题的特征,即根据文本内容、写法样式、核心主旨、立论观点等信息进行命题。现作如下阐释。
首先,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命题,考查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
随着现代文阅读Ⅰ选材越发丰富、设题角度不断创新,以及试题对思维的考查更为深刻,试题内容本身的重要性也就越发重要。细节比对、逻辑推断、证据确定、条件敲定、关系寻找等角度的设题,都在强化考生对阅读内容本身的理解。比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的第5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显然,这道题就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并且要能够多元分析、评价“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这一观点。针对这道题,我们要依据材料的具体内容,随之再从全局视野、辩证思维、人民立场、动态评估、科学预见等角度展开分析。
(1)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可见,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