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邱少云,血肉之躯在烈火中焚烧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喷火的枪眼
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背景,识记基础知识。
把握文章记叙的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特点。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两国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了2000多起纠纷。随着武装冲突的不断升级,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不宣而战,进攻韩国,朝鲜内战就此爆发!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接受联合国军旗,领命干涉朝鲜内政
1950年6月25日,
美军在仁川登陆
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
美军B-29轰炸机编队轰炸朝鲜和我国东北边境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在视察阵地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
彭德怀代表中方签字
魏巍(1920—2008),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河南郑州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其特点是真实、客观、形象。
通讯
掐qiā摁èn
衔xián掷zhì
蹲dūn掰bāi
岱dài瘾yǐn
踹chuài豁huò
脯pú扛kánɡ
第一部分
(1—3)
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
(15)
说明志愿军战士是祖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保卫者,从而进一步肯定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部分
(4—14)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表现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和可爱,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总
分
总
标题用问句形式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可爱”概括了志愿军战士的形象特点,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
说说标题“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妙处。
本文的结构之所以严谨自然,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过渡性的句段。请同学们一一找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句段
作用
启下:从总叙战士们的高贵品质(第一部分)过渡到具体叙述三件感人的典型事例(第二部分)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第4段)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第9段)
承上启下:从第一个事例过渡到对第二个事例的叙述,点明第二个事例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第13段)
承上启下:承接前文有关两个事例的叙述,引出第三个事例
作者在谈写作本文的体会时说:“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几个典型事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述。
松骨峰战斗
火海救小孩
防空洞谈话
阅读“松骨峰战斗”部分,指出事件的要素。
时间:二次战役时地点:松骨峰
人物:一支志愿军部队的先头连事件:松骨峰战斗
起因:去切断敌人逃路,与逃敌相遇
结果:打死300多敌人,使主力聚歼了敌人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松骨峰战斗的“壮烈”的?
①敌人的投入之大、逃命之切、攻势之猛;
②我军地形之劣,无险可守;
③敌人伤亡之大;
④战斗时间之长;
⑤阵地被毁之严重;
⑥战斗结束后战场情形之惨烈。
马玉祥勇救朝鲜儿童的经过
“火又盛,烟又大”
“满屋子灰洞洞的”
“我能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踹、扑、摸、拉、抓、抱、跳
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
环境描写
写出当时环境的危险
心理描写
写出战士救朝鲜儿童的思想基础
动作描写
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概括“防空洞中的谈话”中作者与战士的“三问”“三答”,分析战士“笑”答的内涵。
问:你不觉得苦吗?
答:怎么能不觉得?……就拿吃雪来说吧。……再比如蹲防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课件 --【高效课堂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画简单图形【高效课堂精研】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苏教版•2024).pptx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