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参考答案:
错误
2.对我市某校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0人,父辈5240人,祖辈1060人。据此回答27~28题
27.关于我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8.关于我市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我市的人口增长状况属于“高-低-高”模式
B.目前我市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C.今后我市中小学入学人数将明显增加????
D.今后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日益明显
?
参考答案:
A?D
3.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20~21题。
图9
20.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1990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B.乡村人口比重1978年最低
C.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D.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1.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参考答案:
20.D?21.A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以及对水循环的影响。
解析:20题,1990年以后,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都在增加,所以没有出现逆城市化,A错;通过计算可知1990年乡村人口比重比1978年乡村人口比重要低,所以B错;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小于50%,所以C错。D选择项是正确的。
21题,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建筑物和路面硬化增加,植被覆盖率下降,所以导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使降水量增加;
【思路点拨】知道城市化及逆城市化的概念,是解决20题的关键。理解城市化过程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是解决21题的关键。
4.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地震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18.?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昆明????B.?兰州????C.?上海????D.?海口
参考答案:
17.B???18.A
【17题详解】
火山、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因此排除与③项有关的选项,故B正确。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四城市太阳年辐射总量值为:昆明140—150;兰州130—140;上海110—120;海口120—130。故A正确。
5.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参考答案:
D
略
6.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参考答案:
C
7.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8.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一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30.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整体性???B.联系性???C.开放性???D.差异性
参考答案:
29.C???30.D
29.造成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一河南西服一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岳阳市黄金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南省怀化市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2022年高一数学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 湖北省黄石市洋港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浙江省绍兴市鉴湖镇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沙田乡联校2020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南省岳阳市楼区五里中学高一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杨家湾实验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北省黄冈市李婆墩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 湖南省娄底市大江口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