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提纲.docx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提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提纲

知识点1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2)人物:项羽(西楚霸王)和刘邦(汉王)

(3)目的:争夺国家统治权

(4)结果:双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楚军战败,刘邦最终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

①项羽虽势力强大,但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②刘邦注重收揽民心(约法三章),善于用人,力量逐渐由弱变强

(6)历史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西汉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3)都城:长安

【知识拓展】刘胜项败的原因

①刘邦主张天下统一,在他占领的地方设置郡县,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而项羽则主张实行分封制,实是开历史的倒车,在政治上带有落后性。

②刘项之间强弱消长变化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得失。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后来还开放秦的苑囿园池,让百姓耕种,给人以宽厚长者的形象;而项羽过分残暴,如杀降、屠城等,带有很大的破坏性,“实失天下心”。

③刘邦有稳固的根据地,以物产富饶的关中为巩固的后方,能及时从关中补充兵源和输送粮草;而项羽则没有安定巩固的后方。

④在军事上,刘邦采取较为主动而又灵活机动的战略与策略;项羽在战役上常常获胜,而在战略上却十分被动。

⑤刘邦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如将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从一个无名之辈一下子提拔为领军大将,这是项羽绝对做不到的;而项羽则不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有不少谋臣良将原本是项羽的部下,却一个个被刘邦争取过去。

⑥刘邦不仅知人善任,而且善于听取建言,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而项羽则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能集思广益,如范增是个有谋略的人,项羽却轻信陈平的离间之计而不信任他。项羽匹夫之勇终难成大事。

知识点2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任务: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3.休养生息政策(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殖人口)

(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政策: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3)措施

①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②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也就是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有利于稳定民心,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影响:经过汉初统治者多年治理,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4.对外关系

(1)背景:汉初匈奴不断袭扰边境;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2)措施: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3)目的: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4)作用:

①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知识拓展】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从客观角度上看,秦朝的暴政及多年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一片凋零景象,就连皇帝和将相也没有足够的马匹使用。汉初统治者要像秦朝统治者那样对民众进行盘剥是不可能的。从主观角度上看,刘邦及他的文臣武将都经历了秦朝的暴政,也体验到深受压迫的民众起来反抗的强大力量,因此要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民众得以休养生息,才能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新建立的王朝。

知识点3“文景之治”

1.背景:汉高祖死后,继任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

(1)农业:

①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文帝)

②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汉景帝)

③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的年份朝廷还下令免去田租,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文帝、景帝)

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

(2)手工业:

①纺织技术水平高超,种类繁多

②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使用

(3)商业: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获利颇丰,成为富商大贾

(4)城市建设: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热闹繁华

(5)民族交往:汉景帝时,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

3.局面: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知识拓展】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西汉建立之初,人口剧减,社会残破,经济凋敝,人民流散,大量土地荒芜,民生困苦,国库空虚。统治者要稳定统治,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经济,使民众从战乱时的流离失所回归家乡,安心从事本业,并采取减轻赋税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统治者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