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有答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有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8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章节测试卷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话之间的导线传递的是声信号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音色

D.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后约10s听到雷声,则小明距离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为()

A.850m B.1700m C.3400m D.5100m

4.如图所示,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弦乐器。为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可采取的办法是()

A.把琴弦绷紧些 B.增加琴弦长度

C.改用更粗的琴弦 D.增大拔弦的力度

5.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乐音有益于人的生活,噪声经常给人带来麻烦

6.物理老师正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对于学生小星而言,下列属于噪声的是()

A.同桌小芳回答问题的声音 B.隔壁班朗读语文的声音

C.物理老师敲音叉发出的声音 D.物理老师讲课的声音

7.国家森林城市——咸阳随处可闻各种鸟鸣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鸟鸣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鸟鸣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们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鸟鸣声

D.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乐音

8.欲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以下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改变弦的粗细 B.改变弦的长短

C.改变弦的松紧 D.改变弦的振动幅度

二、填空题

9.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达到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0.近年来溧水新建了不少公园,方便了广大市民的休闲健身,跳广场舞是常见的一项健身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具有,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1.人们用来划分声音的等级.轻声耳语大约B,图书馆阅览室声音大约dB,一般说话大约dB.

12.某声源5s振动1000次,其频率为Hz,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此声音.

13.中国无人机技术享誉世界,如图1所示是新款无人机MaVic“御”。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都安装了智能感知系统,可通过发射和接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听声的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3.3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减弱噪声。

14.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的噪声分贝数为,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载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

1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利用回声探测仪发出信号经0.6s便收到.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多少?

16.某测量员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5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5s再次听到回声,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已知当时声速为340m/s)

四、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响度和关系;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