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精品课件.pptx

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精品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22:00:34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030201通过史料,理解汉化改革对鲜卑族和北方民族交融产生的重要意义。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淝水之战,理解前秦战败的主要原因;掌握十六国和北朝政权的更迭。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04唯物史观素养目标22:00:34

新课导入22:00:34

1、十六国◎东晋十六国形势图.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22:00:34一、淝水之战

2、前秦统一北方相关史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军国大小事务全都依靠他处理。王猛辅佐苻坚,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化百姓,使前秦很快兵强国富。苻坚曾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处理万机,我就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可以整年悠闲了。”然而,在攻伐东晋一事上,苻坚未能听从王猛生前反对伐晋的意见,一意孤行,大举南下,最终遭受淝水之败。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东晋前秦形势图(382年)22:00:34一、淝水之战

时间地点作战双方成语典故结果兵力对比公元383年淝水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前秦vs东晋晋军胜利,秦军大败约90万vs8万以少胜多◎淝水之战示意图3、淝水之战22:00:34一、淝水之战

典出《晋书·苻坚载记》,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投鞭断流典出《晋书·苻坚载记》,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形容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草木皆兵典出《晋书·谢玄传》,本义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疑心是追兵。后比喻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风声鹤唳3、淝水之战22:00:34一、淝水之战

为何前秦兵力强盛,却在淝水之战中兵败如山倒?前秦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民族矛盾尖锐东晋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交战时阵脚大乱,溃不成军统一稳定,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22:00:34一、淝水之战

4、影响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383年形势图◎385年形势图(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个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奔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22:00:34一、淝水之战

战役时间交战双方胜利者影响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秦军主力被歼灭前207年200年208年383年秦军VS项羽袁绍VS曹操曹操VS孙刘联军前秦VS东晋项羽曹操孙刘联军东晋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前秦很快瓦解灭亡,东晋在南方的统治暂时稳定回顾一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22:00:34知识拓展

1、北魏的建立与统一建立时间民族都城统一影响统一时间4世纪前后鲜卑拓跋部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嘎仙洞遗址22:00:34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背景◎北魏刘宋形势图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刘(前赵)、石(后赵)、苻(前秦)、姚(后秦)与夫慕容(诸燕),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叶适《习学纪言》22:00:34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背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鲜卑族,汉名元宏。自幼由汉人冯太后抚养,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5岁即位,24岁亲政,28岁迁都,33岁病死。相关史事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改革,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推动了鲜卑人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22:00:34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改革措施◎北魏迁都洛阳示意图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王肃《悲平城》[译文]但是国家兴起于北方,迁徙定居在平城。虽然已经拥有四海,然而文化和制度尚未统一。这里是用武力的地方,不能靠文治,改变风俗习惯,确实非常困难。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494年迁都洛阳22:00:34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为何执意要迁都到洛阳?平城保守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