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常考默写填空.docxVIP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常考默写填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复习专题:常考默写填空

1.默写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默写《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根据提示写诗句。

(1)诗人杜牧坐车从山中经过,忽然停下车来欣赏枫林,这是因为“霜叶红于二月花”。

(2)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知道孩子们在逗引蟋蟀,是因为篱笆旁边有一盏灯亮着。

5.背一背,填一填。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6.背一背,填一填。

(1)人心齐,泰山移。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3)《所见》的作者是袁枚。诗中描写牧童姿态的句子是牧童骑黄牛;描写牧童歌声的句子是歌声振林樾;说明牧童“闭口立”原因的句子是意欲捕鸣蝉。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按课文内容填空。?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这句诗的意思是知道有儿童在逗弄蟋蟀,因为夜深了篱笆下还有一盏灯亮着。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10.根据提示写诗句。

(1)一年中最美的景色就在秋季!正如苏轼在诗中写到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便吟诵道:“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深秋时节,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怪不得诗人杜牧曾称赞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秋季,可以从诗中的霜叶、荷尽、秋风等词语中了解到。

12.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在《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种子经历了:种子→树→手推车→椅子,最后被拼成木地板。

(2)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红头被牛吃到肚子里,最后在青头的帮助下逃出了牛肚子。

(3)蚂蚁队长宣布的命令是: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4)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5)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6)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13.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是小猫安心睡觉的地方,是老母鸡安心孵蛋的地方,是小蜘蛛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2)胡萝卜先生的那根胡子因为蘸到了甜甜的果酱而一点一点地变长。这根长胡子被小男孩用来放风筝;这根长胡子可能被鸟太太用来晾尿布。

(3)在《不会叫的狗》一文中,这条不会叫的狗先是跟小公鸡学喔喔喔叫;结果引来了狐狸;再是跟杜鹃学咕咕叫,结果这条狗差点被猎枪打中。

(4)根据意思写俗语。

①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②比喻人的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

文档评论(0)

h177731688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