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
1-4单元古诗、文言文、成语知识考查
一、下列成语、古诗常考题型你会做吗?(市、省统考真题)
1.下列成语的构词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
A.提心吊胆B.披头散发C.鸦雀无声D.张牙舞爪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B)。
A.弟弟背古文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似的。
B.王警官张牙舞爪地向歹徒扑去,三两下就把歹徒制服了。
C.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我们在下面听得津津有味
D.弟弟眼疾手快地用铁锹把这只老鼠给打死了。
3.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组是(C)。
A.春风、春雨、春花秋月、春华秋实
立夏、暑假、绿树成荫、烈日当空
C.月饼、大雁、层林尽染、电闪雷鸣
冬眠、腊梅、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4.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C)A.坐下B.乘车C.因为
(2)荷尽已无撃雨盖。(C)A.尽头B.全部C.完,指凋谢
(3)萧萧梧叶送寒声。(A)A.风声B.雨声。C.鸟叫声。
(4)知有儿童挑促织。(D)A.青蛙。B.蝈蝈C.蚂蚱D.蟋蟀。
5.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节奏划分正确。
B.知有儿童挑促织。读音是tiǎo,意思是“拨弄”。
C.“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D.“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中的“欲”是“将要”的意思。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A.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B.“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C.“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D.《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二、古诗阅读。(市、省统考真题)
(一)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动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3.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天(季节)的景色,从第三、四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4.这首诗主要写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用原文诗句回答)
6.诗中将枫叶和二月花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7.诗人先写远处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再写近处的“枫叶”,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
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晚秋的枫林中,那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时的鲜花还要红艳。
(二)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默写古诗。
2.本诗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3.诗中,作者描写了荷、菊、橙、橘四种景物。
4.诗句中“擎”读(A),意思是(D)
A.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
5.第三、四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这两句诗抓住“荷尽”“菊残”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
6、下列被称为花中君子的是(C)
橘B、桃C、菊D、荷
7、橙黄橘绿时是(C)时节。
初秋B、仲秋C、初冬D、深冬
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B)
A.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三)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止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默写古诗。本诗题目的意思是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2.这首诗是___宋___代诗人___叶绍翁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自己的家乡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诗人听到的是“②”,看到的是“①”,想到的是“③”。
①篱落一灯明②梧叶送寒声③儿童挑促织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