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古代汉语部分题目预测及答案 .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古代汉语部分题目预测及答案

·····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部分题目预测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汉许慎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也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凡十五篇,含正文十四篇,叙

目一篇。以说解小篆形义为主要内容,共收2025字,重文2025字,

分540部。

2、古今字:早期字少,常用一个字兼职记录几个意义,后世为使

用方便,又为一个字记录的某一意义创造新字,新造字与原来兼表意

义的字合称“古今字”。新造的字叫“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叫

“古字”。如:莫①日落、傍晚暮②表示否定

3、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形体完全同音同义叫做“异体

字”

如:詠咏淚泪嶽岳點点賸剩覩睹雞鷄秌秋棊棋慙惭

4、繁简字:一个字的繁体与它的简体合称为“繁简字”。

爾尔軆体擊击纔才隊队轟轰亂乱爲为鷄鸡竊窃穀谷

5、通假字:“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同音通假”,

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如“早晚”的“早”,本

来有这个字,但许多古书中往往不用,而用“蚤”,这就是一般所说

的“通假”。

6、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是与词的书写

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词的最早意义。

7、词的引申义:所谓引申义,就是在词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

生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8、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

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

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

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

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

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

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或意义,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

用”。

10、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

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11、疏:、不仅解释古籍正文,连前人的注释也一起加以注释。

12、正义:相当于疏,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

13、传:在秦汉之际,经典叫“经”,给经典作解释的叫传。

14、笺:郑笺,是对毛诗有所阐发和补充。(笺注、笺证:注释)

15、衍文:“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

抄刊刻中误加的字。《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阮

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字、…夫?字。案《史

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而误衍也。”

16、脱文:“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

抄刊刻中漏掉的字。《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

17、平仄:“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平”即中古

的平声,“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

18、隶变: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