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doc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会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13—11月中旬)

①概况:

②意义: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2)太原会战(1937.9—11)

①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首场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忻口会战: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典范

(3)徐州会战(1938.1—5)

台儿庄大捷

(4)武汉会战(1938.6—10)

①概况:

②意义: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特点:(1)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2)地位:在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3)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

3.影响:

(1)广大将士英勇抗战,极大消耗日军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推动长期抗战

(2)有利于敌后战场开辟

(3)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路线问题,日本占领半壁河山

(二)战略相持阶段

1.背景(1)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扩张

(2)相持阶段日军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加大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

(3)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2.表现

(1)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

(2)枣宜会战(1940.5—6)给汪伪政权及日本帝国主义沉重打击,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3)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42.1)

①背景:A.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

中国人民坚守西南基地坚持抗战

②影响:A.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

B.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废除治外法权

(4)豫湘桂会战(1944.4—12)

①概况:日本于河南、湖南和广西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②影响:是国民党长期消极抗战和政治腐败的后果,进一步失去民心

(三)战时内迁(工业、高校)

1.原因:日军侵略不断加深;保存抗战力量

2.方向:东部沿海→西南大后方

3.影响:(1)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

(2)培养人才和保存民族文化

(3)鼓舞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二、敌后战场

(一)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在华北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西北、晋冀豫等根据地

新四军在华东、华中地区开辟了苏北、苏中、皖中等根据地

1.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全民族抗战)

2.斗争方式:游击战

3.意义:配合正面战场,牵制日军

(二)领导沦陷区斗争

1.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2.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3.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三)百团大战

1.背景:

(1)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投降情绪增长

(2)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2.概况:1940年下半年、华北、交通破袭战

3.影响:

(1)打击日军

(2)提高中共威望

(3)克服投降情绪,振奋胜利信心

(4)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

(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如何理解“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最先吹响了东北抗战的号角。

2.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程度上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正面战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配合和支持作用。

4.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对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5.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五)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1.背景

日本大扫荡和国民党包围封锁,导致1941-1942年根据地遇到严重困难

2.措施

(1)经济:①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A.实质:调整生产关系

B.变化:从土地革命时期消灭封建剥削到保留地主、限制地主剥削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实质:发展生产力

③意义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团结地主,巩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B.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政治:

①精兵简政

②以“三三制”为原则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③意义A.扩大了群众基础

B.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军事: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4)思想:1941.开展整风运动,统一全党思想

内容:清算“左”和右的错误,确立实事求是的的思想路线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联系

国民党正面战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薄荷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电子商务技术持证人

文档小达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4日上传了电子商务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