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代·苏轼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演讲人:演讲时间:
目者简介基本内容诗词赏析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作者简介名动京师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苏辙随其父进京应试。到达京师后,苏轼积极的准备考试,并于当年九月顺利的通过了举人考试。嘉祐二年(1057年)正月,苏轼参加礼部考试,考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文章受到时任主考官欧阳修的大力赞赏,但欧阳修以为此文是自己弟子曾巩的文章,便将其定为第二名。随后的礼部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三月殿试,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此后,苏轼的文名传遍京师。
作者简介任职杭州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下旬,苏轼抵达杭州。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苏轼受命主持州试。十一月,苏轼被抽调去督促汤村盐河工程的进行。盐河之役后,十二月,苏轼又奉命去湖州督管堤堰工程。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水旱灾害导致东南大部分地区发生饥荒,苏轼受命前往常州、润州等地发放灾粮,此次任务持续了七个月,苏轼尽心尽职的处理赈灾事物,连除夕之夜都未能回到杭州和家人团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还曾到过富阳、新城等地。
作者简介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转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苏轼离开徐州时,百姓送行数十里,感激他在防洪中做出的贡献。四月,苏轼到达湖州,按照惯例,苏轼上表进谢,苏轼在表中发了一些牢骚,嘲讽了一些支持变法的幸进之人。这份《湖州谢上表》引发了王安石一党的何正臣、舒亶、李宜之、李定对苏轼的弹劾,并从当时流传的苏轼诗集中挑选出一些“诽谤君上”的文字作为证据。宋神宗一连接到四份状纸,只好命御史台将苏轼拘捕入京审问。
作者简介贬官黄州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到达黄州。他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即他只是一名犯官,无权参与公事,性质近于流放。起初苏轼在黄州东南的定惠院过着闭门谢客的生活。不久后,迁居至黄州城外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这便是有名的“东坡”。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陪几位朋友前往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途中遇雨,苏轼作下了著名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同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游赤壁,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第二部分基本内容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基本内容诗词原文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基本内容字词注释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miǎn)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老僧:即指奉闲。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蹇(ji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
基本内容诗词翻译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基本内容创作背景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第三部分诗词赏析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诗词赏析“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在雪泥上偶然留下几处爪痕之外,又有谁会管它是要向东还是往西呢。作者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作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诗词赏析苏轼的比喻非常生动、深刻,在宋代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2 阅读理解(记叙文)-【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英语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4电路的基本定理.ppt
- 2024年眼科医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考历史热点专练系列: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潮流.pdf
- 部编五下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八省联考)山西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南芯产品规格书SC8886.pdf
- 《感受宪法日》课件 2022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pptx
-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2023年新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pdf
- 公寓de全人物攻略本为个人爱好而制成如需转载注明信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