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B41/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
玉米孢囊线虫危害症状和形态学特征
A.1玉米孢囊线虫危害症状
玉米孢囊线虫为植物根部的定居型半内寄生线虫,大多数卵都保留在孢囊内。玉米孢囊线虫危害
玉米根部,导致根部产生病变,影响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
孢囊线虫病田间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出现萎缩,矮小等症状;叶片发黄,叶色暗淡无光;
叶尖干枯,叶边缘焦黄。同时,被玉米孢囊线虫侵染的根不能很好地生长、根系短小,丛杂。相较于
未受害玉米植株,受害玉米植株抽穗较早且结实较小,玉米粒畸形。河南地区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
期根系上可以见到浅黄色或黄棕色的孢囊。
A.2玉米孢囊线虫形态学特征
A.2.1测量数据
孢囊:体长410μm~780μm,体宽260μm~550μm,体长/体宽1.1μm~1.8μm。
雄虫:体长640μm~990μm,体宽23.2μm~43.2μm,体长/体宽18.9μm~39.9μm,体长/头
顶至食道与肠连接处的长度3.6μm~6.6μm,体长/尾长105μm~207μm,口针24.0μm~24.8μm,
口针基部球宽4.0μm~5.6μm,交合刺24.8μm~32.0μm,引带8.0μm~11.2μm,尾长4.0μm~
7.2μm。
二龄幼虫(J2):体长355μm~480μm,体长/体宽14.6μm~25.5μm,尾长35.0μm~48.0
μm,透明尾长16.8μm~26.0μm,口针19.5μm~23.9μm。
A.2.2形态描述
A.2.2.1孢囊
玉米孢囊线虫的孢囊在形态上与大豆孢囊线虫和甜菜孢囊线虫相似。玉米孢囊线虫的孢囊较小,
柠檬形,黄褐色,孢囊表皮有Z字形纹路;有突出的阴门锥,从阴门锥的正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被阴
门裂分开的双半膜孔,再往下有阴门下桥,通常为蝴蝶结状,有时细长;阴门下桥下方有4个突出的指
状泡囊,指状泡囊下有随机分布的长短不一的泡囊群。
A.2.2.2雄虫
玉米孢囊线虫的雄虫非常稀少,且为不定时发生。玉米孢囊线虫雄虫体细长,蠕虫型,尖端渐变
细;头部钝圆,有4个环纹,头骨架硬化;虫体有明显的角质层,并有整齐中等粗细的环纹;有强壮的
口针和明显的口针基部球,其分布从虫体前端2~3个体环开始到虫体8~9个体环的位置结束;侧区有4
条侧线,中间两条侧线距离较旁边两条侧线窄,侧区分布在虫体中间,其宽度小于虫体的四分之一。
A.2.2.3二龄幼虫
虫体呈蠕虫形,圆柱状,到虫体尾部渐变细;头部钝圆硬化,唇区较高,有强壮的口针和明显的
口针基球,基球呈锯齿状;虫体尾部有透明区,透明区有较明显的体环;虫体表有4条明显的侧线。
A.3寄主范围
5
DB41/TXXXX—XXXX
玉米孢囊线虫的寄主范围主要是玉米,大麦,小麦,燕麦,黑麦,水稻,高粱,甘蔗,谷子等农
作物。此外,多种禾本科杂草也是玉米孢囊线虫的寄主,如洋野黍,草原看麦娘,拂子茅,薏苡,千
金子,糜,狼尾草,稗,香根草等也是玉米孢囊线虫的寄主。
A.4发生规律
孢囊线虫属于半内寄生线虫中的定居型类群,一旦将头部和虫体前部钻入根组织中,在正常情况
下不再转移直至完成发育和生殖。在不同环境下,玉米孢囊线虫从二龄幼虫到孢囊形成所经历的时间
不同。二龄幼虫可以在雌虫表皮变黄或者变为亮褐色之前,即雌虫在未成熟时孵化出来。
二龄幼虫在接种12h后就侵入玉米的根部,在接种后第5天侵染量达到最大,大多数J2侵染发生在
根部的伸长区,较少出现在分生组织区或根尖。在温度为27℃~38℃时,J3、J4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接
种J2后的5d~6d和7d~8d。在印度,在一个玉米种植季里,玉米孢囊线虫可以发生5~6代。我国广
西玉米最适侵染和发育温度为30℃,河南地区玉米孢囊线虫最适侵染和发育温度为28℃。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