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080.01CCSA16
DB3205
苏州市地方标准
DB3205/T1057-2022
乡村振兴共享农庄建设指南RuralrevitalizationSharedFarmConstructionGuide
2022-11-22发布2022-11-28实施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205/T1057-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原则 1
4.1以农为本、多元融合 1
4.2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2
4.3联农带农、共建共享 2
5建设主体 2
5.1主体类型 2
5.2运营投资 2
6基本要求 2
6.1合法合规 2
6.2功能齐全 2
6.3环境达标 2
7建设要求 2
7.1位置选择 2
7.2景观建筑 3
7.3基础设施 3
7.4农业生产 3
7.5休闲活动 3
7.6配套设施 3
8管理要求 4
8.1内部管理 4
8.2品牌管理 4
8.3安全管理 4
DB3205/T105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明辉、朱琳、邢夫敏、钱剑林、张青、赵慧莎、何其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DB3205/T1057-2022
乡村振兴共享农庄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共享农庄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主体、基本要求、建设要求和管理要求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苏州市共享农庄的建设引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GBGB
3095-2012
3096-2008
5749-2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10-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0001.2-202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施行)GB/T18973-2022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27306-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GB/T34805-2017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通用要求GB/T3706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导则
GB37487-201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T39000-2020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NY/T2858-2015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
SL/T246-201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共享农庄sharedfarm
以从事乡村产业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联结紧密的多资本混合所有制涉农企业为载体,以特色农业和乡村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通过资源、技术、人才等共建共享,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新业态。
4总体原则
4.1以农为本、多元融合
2
DB3205/T1057-2022
始终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全面拓展农业的生态、教育、文化、养老、体验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挖掘乡村特色,统筹三产融合发展。
4.2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规范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农庄农业特色、农耕文化,结合地域特色、资源优势等,实现差异化发展。
4.3联农带农、共建共享
吸引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参与共建,充分保障农民及市场主体的利益,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潜力,促进致富增收。
5建设主体
5.1主体类型
建设主体为主要从事乡村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或与其联结紧密的混合所有制涉农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包含农业一二三产经营服务内容。
5.2运营投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205_T 1076-2023 苏式传统文化 苏绣技艺与文化传承指南.docx
- DB3205_T 105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规范.docx
- DB3204_T 1039-2022 市场监管分局标准化建设指南.docx
- DB32_T 4410-2022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 工程养护规范.docx
- DB3206_T 1043-2023 卓越绩效自我评价实施指南.docx
- DB32_T 4426-2022 铅蓄电池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ocx
- DB3209_T 1185-2020 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docx
- DB3201_T 1129-2022 内陆水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效果评估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451.9-2023 医用影像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 第9部分: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docx
- DB3205_T 1077-2023 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