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

(一)成功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4

①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和对外多方面

②意义:标志中共以苏为鉴,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中共八大1956.9

(1)背景

①国际:

A.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模式,中共更注重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国际局势缓和,相对和平的有利环境

②国内: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

内容

①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主要矛盾:

(1)1949—1952: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1953——1956: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矛盾:(实质:先进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③经济建设总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④意义:

3.双百方针

(1)背景

①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②国家面临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迫切任务

(2)提出:

(3)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影响:

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

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文化方针、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反映学术民主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侧重政治统治思想、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1957.2毛泽东)

(1)内容:

①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5.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发展

1956.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82.十二大: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探索失误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年夏—1958年夏)

(1)背景:1957年春,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

①整风运动:

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

意义:全党改进了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需要

②反右派斗争:良好的主观愿望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影响:

①夸大了阶级斗争,动摇了中共八大的路线,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左”倾思想出现并逐渐蔓延到其它领域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5)

(1)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评价

①反映广大人民……

②片面追求……

③助长“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发展

3.大跃进(生产力跃进)

(1)内容:盲目的提高工农业指标

①大办农业(以粮为纲)

②大办工业(以钢为纲)

(2)特点:

①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3)影响:

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并扩展到文化领域

(4)教训:

经济建设要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人民公社(生产关系跃进)

(1)内容:

生产资料公有制;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2)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3)影响: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

(4)教训: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设想: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实际: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比较: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

同:两者都属于集体所有制,都采用集体劳动

异:人民公社相比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更大(几个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一个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更高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1960年五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五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

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59-1961)

原因:

①“左”倾错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③自然灾害的影响④中苏关系的恶化

政策调整

1.目的:

2.内容:

(1)1961年1月,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中心是调整)

(2)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较深入地总结经验。(

文档评论(0)

薄荷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电子商务技术持证人

文档小达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1月14日上传了电子商务技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