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琵琶行》中白居易的五重笔法
这是执教高中语文以来第三次讲《琵琶行》,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和解读,这样经典的作品往往使人常读常新,也不外乎在白居易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略略一理,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对《琵琶行》一文的讲解切入上大约梳理出了以下五点。
一、高超的叙事艺术
行、吟、歌是古代歌曲的形式,后来发展为诗歌的体裁,歌行体的篇幅可短可长,在格律、音韵以及句式上的不拘为诗人精妙的记序手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巧妙的把读者的注意力从“江边送客”一情景,转入到了“巧遇琵琶女”这件中心事件上,承上启下,使得叙事柳暗花明,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为行文制造了波澜。
再如,琵琶女自叙身世一段中: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数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中的“今年”句和“秋月”句,将琵琶女早年恣情纵意的生活一笔作结。为什么收笔如此之快?一是使行文简洁利落,二则暗含靠他人赏识的富贵生活中不过是过眼烟云,短暂易逝。
二、调动五感,万物绘声
我们在讲《琵琶行》的时候,力求突破的重难点一定少不了白居易对琵琶之声的精妙描写,这也是本文极具表现力的一处——诗与乐的对话。诗人运用的表现手法其实只有比喻一种,但利用比喻调动了各处感官来传情达意,这是最难得的。
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作者首先利用文字的发音去摹声,“大弦”即“嘈嘈”,“小弦”如“切切”。这还不够,诗人但怕我们听音有差,又添“急雨”、“私语”之比,仿佛是在告诉我们——非彼之“嘈嘈”、“切切”,而是像下大雨一样的“嘈嘈”和悄悄说话一样的“切切”,此为以声摹声。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诗人又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又是啥意思呢?这是白居易在以形绘声,光听还不够呀,你还得看见,光听见“大弦”、“小弦”还不够呀,你得意识到,此时的琵琶女是在两弦交响,十指齐发。白居易不白听啊,全方位的翻译乐音,全方位的高段位夸赞,这无论弹奏者是谁,都是满满当当的情绪价值。
在接下来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鎗鸣。”均是同理,以声摹声、以形绘声,琵琶音如黄莺婉转从花底滑出,我想,这大概是流畅的快、高之音;琵琶声如难以流动的冰下之泉发出的呜咽之声,这应该是白居易听到的滞涩、低缓之音。再用贵金属的破裂和冷兵器的碰撞,化静为动,交错争鸣,视觉的感受强化了听觉的感受,白居易用诗歌翻译乐音,他是成功的,是登峰造极的。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音乐的两次停顿,前者是暂时的停顿,后者也是琵琶乐音的结束。第一处之前有句为:
“间官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里的停顿是由“间关莺语”的滑快高亢,变为“幽咽泉流”的滞涩低缓之声,再“涩”至“凝绝”,声音由高到低,弹奏又频繁到稀疏的过程,可谓是缓缓而停,渐渐而歇。此时的声音停顿恰到好处,听音者在密集的音乐撞击内心的感受中,随着乐音的停滞,由外在的声色之感转向了内在的自我关照,凝神静思的状态下,导致内部情绪的放大,听者自我体验到的情志,也就是“幽愁”和“暗恨”,此刻就显现出来了,无声的内心体验较之有声更精彩,更难得,所以正是“此生无声胜有声”。
短暂的停顿之后,乐音又起,接着迎来了真正的结束——“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与之前的停顿相比这是响亮的、高亢的停顿,加上“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鎗鸣”两句,表现这种再度掀起的冲击力。
三、寓情于景的寥落凄楚
一篇之中,“月”字五见,“秋月”三用,各自有情,何尝厌重!???????
——明?同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醉不承欢惨将别,别是茫茫江浸月。”此一处,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面对此情此景,诗中人物、事件通通着以凄楚之色,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此一处由此刹那间宁静所构成的音响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这一笔的高明之处在于乐音止而心潮起,唯有秋明月白之境能够贴切的反映出人物、事件进一步的伤感和怅惘。
再有琵琶女自叙身世的尾声——“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说此处在结构上属于以景结情也不为过,此时无情胜有情。读者通过对画面的想象来感受作者情感,韵味无穷,悠远流长。
以上三处,均有烘托、借景抒情的笔法,我们不难发现,此三处的抒情效果尤重留白,即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余下“春风秋月等闲度”与“春江花朝秋月夜”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9S306图集—居住建筑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安装.pdf
- (自考财务管理学00067最全公式整理.doc VIP
- 《氧化还原反应》优教课件(第一课时).pptx VIP
- 异常早期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幻灯片.ppt VIP
- 00067财务管理学公式.pdf VIP
- 2025福建厦门大学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工程管理人员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范本(3篇).docx VIP
- 2024年小学党员教师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12篇.docx VIP
- 2024年教师党员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docx VIP
- Unit 5 Dinner is ready Part B Let’s talk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