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救器的使用与创伤急救》培训课件2025.pptx

《自救器的使用与创伤急救》培训课件2025.pptx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救器的使用与

创伤急救;自救器的使用

创伤急救

视频学习;

一、自救器的使用;1、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免于中毒或窒息之用。

;自救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原理:它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无毒空气供佩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器。仅能防护一氧化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由于其局限性,因此并不能完全保证佩戴者的安全。为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如美国、法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都已经或正在淘汰过滤式自救器。;原理:它是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用的呼吸保护器。

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存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条件下。;①佩戴时,将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注意自救器正面朝上),并固定在背部后侧腰间。

②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丢掉。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手至封条断开,丢开锁口带(注意每种自救器开盖方法不同)。

③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丢掉。

④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⑤用力提起口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放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⑥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将弹簧拉开,憋住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

⑦戴好头带。将头带分开,一根戴在头顶,一根戴在后脑勺上。

⑧戴好安全帽,迅速撤离灾区。

⑨撤离灾区时若感到吸气不足,应放慢脚步,做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它是利用压缩氧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每次使用后只需要更换新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和重新充装氧气即可重复使用。

用于有毒气体或缺氧的环境条件下。;自救器主要由气瓶组、气囊组及外壳组组成:

气瓶组包括氧气瓶、氧气高压开关、减压供给补给阀、压力表等。

气囊组由口具、鼻夹、呼吸导管、气囊、排气阀及呼吸阀等组成。

清洁罐内装入定量的、符合标准的CO2吸收剂。

平时所有系统装置都装在壳体内,使用者能通过上盖的观察窗清楚地看到压力表的压力指示。在下壳上设有背带,使用者可固定在皮带上或挎在肩上。

;1、防护时间:在功率55W(中等劳动强度)状态下≥45min

2、防护性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氧气浓度:≥19%(3min内);≥25%(3min后);二氧化碳浓度:≤2.0%;在20℃±3℃的环境温度下吸气温度≤50℃

3、供氧方式:定量供氧:≥1.2L/min;手动供氧:≥60L/min;自动供氧:≥60L/min;

4、氧气瓶:容积:0.4L;额定充填压力:20MPa;氧气储量:≥80L;自动排气压力:(150~300)Pa

5、外形尺寸及重量:外形尺寸(mm):225×180×100;携带重量:≤2.1kg

;1、定量供氧:逆时针转动开关手轮6,高压氧气从氧气瓶流到减压器5内,减压后自动输出1.2L/min的氧气进入气囊13。

2、手动补气供氧:用手指按补气压板18,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13,离开补气压板18,供氧停止。

3、自动补气供氧: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18向内收缩,压迫补气压杆打开供氧机构,氧气以60L/min进入气囊,当气囊迅速鼓起,补气压板18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

4、吸气时氧气从气囊13、呼吸阀15、口具16进入人体。呼气时气体经过呼吸阀15、吸气软管14进入清净罐20,人体呼出的CO2被清净罐20内装的吸收剂吸收,余下的氧气进入气囊与减压器输出的氧气混合。如此反复完成人的呼吸循环。

5、如果呼吸系统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气体将从排气阀12排出。;使用时,人体咬住口具、夹上鼻夹,人体就和自救器组成了“人-机”呼吸系统。

呼气时,气流通过呼气阀经内气囊进入清净罐,其中的

CO2与清净罐中的CO2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余下的氧气就进入外气囊。吸气时,通过吸气阀进入人体,就完成了整个呼吸循环过程。

在整个佩戴过程中,人的鼻孔被鼻夹住,通过“人口-口具”的呼吸连接,完全用嘴进行呼吸。“人-机”呼吸系统与外界完全隔绝。;1、在使用本仪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以便在使用时能迅速、准确地完成佩戴动作。

2、携带自救器下井前,观察氧气瓶压力表11的指示值不得低于18MPa。

3、检查自救器CO2吸收剂是否在有效期之内。;1)使用方法:

①携带时挎在肩膀上,或将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注意自救器正面朝上),并固定在背部腰间。

②使用时,拉开自救器封口带,并取下上盖。

③将自救器挎带戴到脖子上(防

文档评论(0)

应急与消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作为一个在高危安全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安全人,今后,我将紧跟安全时代的步伐,在安全事业中奋勇前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