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2课《端午节》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这一领域强调学生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本课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素材。教材内容涵盖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叶等传统活动场景,还展示了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像龙舟造型、五彩绳、香囊等手工艺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同时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将端午节元素进行创意表现,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又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传承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知晓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熟悉端午节相关的美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美术元素描绘或制作出与端午节主题相关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与技法表达自己对端午节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创作任务,享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包括起源、习俗、传说等,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掌握与端午节相关的美术表现形式与创作技巧,如绘制龙舟、制作香囊、包纸粽子等,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端午节主题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端午节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美术创作中,避免简单的元素堆砌,创作出既具传统文化底蕴又有个性创意的作品。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认知水平,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技法难题,如香囊的缝制、立体造型的构建等,确保作品的完成质量。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端午节的历史起源、文化习俗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系统认知。
欣赏法:展示丰富多样的端午节相关美术作品,包括图片、实物、视频等,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端午节的习俗、美术表现形式等话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
实践法: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创作,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一段热闹非凡的端午节赛龙舟现场视频,视频中激昂的锣鼓声、奋力划桨的选手、岸边欢呼的人群,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端午节热烈的节日氛围中。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直观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快速聚焦课堂主题,让学生对端午节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铺垫情绪基础。
提问引导,引出课题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个热闹场景,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学生回答出“端午节”,进而引出本节课课题——《端午节》。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已有生活经验,顺利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
(二)文化探寻
故事讲述,了解起源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端午节起源的故事,如屈原投江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一心报国,却遭奸臣排挤诽谤,被楚王流放。当他得知楚国都城被攻破,悲痛欲绝,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爱戴屈原,纷纷划船打捞他的遗体,还往江中投粽子,以免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后来就慢慢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展示一些古代楚国的地图、屈原的画像等资料,辅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故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端午节起源,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接受,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加深对节日的情感认知。
小组讨论,交流习俗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问题“除了赛龙舟、吃粽子,你还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都有什么寓意?”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参与讨论,适时引导与补充。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系统展示端午节挂艾叶菖蒲(驱邪祛病)、佩香囊(驱虫祈福)、饮雄黄酒(解毒避灾)、系五彩绳(吉祥安康)等习俗图片,并详细讲解寓意。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挖掘端午节习俗知识,锻炼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通过交流分享,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习俗的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艺术赏析
龙舟之美
展示多幅不同风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pdf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水果验收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