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7.120.10X22
备案号:55935-2017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815—2017
渝小吃芝麻煎包烹饪技术规范
2017-09-15发布2017-12-01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0/T81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英、张正雄、蔡雄、姜伟、肖春兰、尹孟。
1
DB50/T815—2017
渝小吃芝麻煎包烹饪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煎包的术语和定义、使用主辅调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操作要领、最佳食用温度和时间。
本标准适用于芝麻煎包的烹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55小麦粉
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T7900白胡椒
GB/T9959.1鲜、冻片猪肉
GB/T11761芝麻GB/T30383生姜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2010]第71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第395号《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
芝麻煎包
小麦粉发酵后制面皮,包入鲜猪肉等制成的心馅,经成形后煎制的一道渝点。
4主辅调料要求
4.1小麦粉
应符合GB/T1355的要求。4.2猪肉
应符合GB/T9959.1的要求。4.3白胡椒
应符合GB/T7900的要求。
2
DB50/T815—2017
4.4味精
应符合GB2720的要求。4.5生姜
应符合GB/T30383的要求。4.6色拉油
应符合GB2716的要求。
4.7食用盐
应符合GB2721的要求。4.8芝麻
应符合GB/T11761的要求。
4.9其它辅料
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有关规定。
5烹饪器具
5.1炉灶
燃气灶。
5.2炊具
平煎锅、锅铲、不锈钢蒸笼或电蒸柜。5.3计量器具
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
6制作工艺
6.1主辅调料配比
6.1.1主料
小麦粉500g。
6.1.2辅料
猪瘦肉(肥三瘦七)500g、泡打粉4g、干酵母5g、小苏打5g、白芝麻100g、色拉油200g(耗
100g)。
6.1.3调料
3
DB50/T815—2017
食用盐6g、味精5g、大葱50g、小葱100g、生姜120g。
6.2初加工
大葱切成长6cm的节,拍破;小葱切成葱花;生姜100g切成薄片、20g切成细末;姜片与葱节用清水调成姜葱汁水。
6.3制面皮
小麦粉、泡打粉、干酵母、白砂糖混匀,加入清水反复揉成面团,静置25min。
6.4制馅
猪肉、姜末一同绞成茸,加入姜葱汁水、胡椒粉、味精、食用盐,充分搅至均匀,在临用前加入葱花混匀。
6.5成形
将面团搓条,下成每个20g左右的节子,擀成圆形,放入15g心馅,包成包子,底部粘水,粘上白芝麻,静置25min。
6.6烹制
将包子蒸10min取出,平煎锅置火口上掺油烧至140℃,将包子用中火煎至底部呈粽黄色,芝麻朝上装盘。
7装盘
7.1盛装器皿
长30cm、宽20cm的的长条形平盘。
7.2盛装方法盛入法。
8质量要求
8.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要求。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浅白色,底部粽黄
气味及口味
咸鲜可口
形态
呈圆形,大小均匀
质感
表层松软,心馅细嫩化渣,底部酥脆
8.2制作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4
DB50/T815—2017
9最佳食用温度及时间
最佳食用温度:70℃~75℃。
最佳食用时间:装盘到食用,不超过5min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T 2454-2016 炒肉渍菜粉技术规范 .docx
- DB22T 2455-2016 蜜焖三鲜技术规范.docx
- DB22T 2456-2016 砂锅鹿宝技术规范.docx
- DB22T 2457-2016 雪衣豆沙技术规范 .docx
- DB22T 2458-2016 鹿血糕技术规范.docx
- DB22T 2459-2016 拔丝白果技术规范.docx
- DB22T 2460-2016 榛蘑土豆干技术规范.docx
- DB22T 2461-2016 锅塌豆腐技术规范 .docx
- DB22T 2465-2016 水中三唑锡、苯丁锡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docx
- DB22T 2479-2016 蓝莓鲜果包装贮藏运输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