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
1).识音写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正确汉字。
读书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看到xiōngyǒngpéngpài???????的大海,yī???wàng?????wú?????jì的shāmò,wēiézhuàngguān的高山……读书还能让我们学会wēixiào面对生活中的kùnnán,实现心中mèngxiǎng!
评卷人
得分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
1).诗句共赏。
(1)《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
(3)词的开头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______;把山比作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送别时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和心思。
2).(1)古诗知习俗。《寒食》中“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描写了寒食节有“禁火改火”的习俗;《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描写了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描绘了春节有“放爆竹、饮屠苏酒”的习俗。
(2)古诗叙真情。中秋节,身居异乡的旅人望月情不自禁地吟着“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表达思念之情。在其它传统节日里,在外的游子不由自主地诵着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念之情。
3).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2)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枫桥夜泊》)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传统习俗蕴含着人情美、文化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了解了寒食节宫廷赐火的习俗;从“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了解了中秋节望月咏怀的习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我了解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
(6)古人常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自己的品质。于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现自己不怕牺牲、坚守清白品格的志向;郑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寄予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王冕用“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独善其身、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节操。
4).补充下列四字词语。
重_____天_____
心_____???_____和
死_____其_____
焉知_____???_____
粉身_____???_____
???????_____???_____知著
5).腹有诗书气自华。
(1)临别,你想叮嘱同学珍惜时间,可以借用名句: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______,______?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
(2)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_________,近山识鸟音”,教会我们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苟利于民,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告诉我们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3)诗中有情:读“_________,任尔东西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沧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综合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北省沧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北省衡水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能力评测((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开学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竞赛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竞赛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综合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