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浅谈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分析及情感表达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浅谈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分析及情感表达
摘要:本文以歌曲《木兰从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分析及情感表达进行探讨。首先,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旋律特点等方面分析歌曲的艺术价值;其次,从演唱技巧、情感传达等方面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分析;再次,结合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最后,总结歌曲在当代音乐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木兰从军》的深入分析,为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及情感表达提供参考。
《木兰从军》作为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歌曲,历经千年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形式日益丰富,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也在不断演变。本文旨在通过对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分析及情感表达进行探讨,以期为研究中国民族音乐及情感表达提供新的视角。首先,本文将简要介绍《木兰从军》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渊源;其次,分析歌曲的歌词内容、旋律特点等艺术价值;再次,从演唱技巧、情感传达等方面对歌曲的演唱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探讨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一、歌曲《木兰从军》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
1.1《木兰从军》的历史渊源
(1)《木兰从军》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其故事最早见于《北史》和《魏书》等史籍。据记载,木兰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女子,她为了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佳话。据《北史》记载,木兰从军的时间大约在公元528年至534年之间,当时正值北魏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事频繁。木兰的英勇事迹,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坚韧与勇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
(2)《木兰从军》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文人墨客所歌颂,形成了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白的《木兰辞》是对木兰事迹的最早文学记载之一,诗中描绘了木兰从军前的家庭生活、从军过程中的英勇表现以及战争胜利后的荣归故里。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有《木兰花慢·代书怀》一词,表达了对木兰精神的赞美。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木兰形象,也使得《木兰从军》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据统计,从唐代至清代,有关木兰的文学作品超过百篇,其中包括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形式。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兰从军》的故事逐渐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其中,京剧《花木兰》和豫剧《花木兰》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版本。京剧《花木兰》由程砚秋主演,于1940年首演,成为京剧的经典剧目之一。豫剧《花木兰》则由常香玉主演,于1950年首演,广受观众喜爱。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使得《木兰从军》的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据统计,从20世纪至今,以《木兰从军》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超过数百部,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作品。
1.2歌词内容与主题思想
(1)《木兰从军》的歌词内容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展现了木兰的英勇、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歌词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篇,描绘了木兰在家中勤劳织布的情景,展现了她的贤惠和孝顺。接着,“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两句,表现了木兰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为了替父从军,不得不放弃家庭生活。歌词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句,更是体现了木兰的豪情壮志,她愿意放弃一切,为国家尽忠。整首歌词以木兰的视角,讲述了她从军后的种种经历,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绘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则表现了边塞的艰苦环境。
(2)歌词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木兰不仅是孝顺的子女,更是英勇的战士。她以女子的身份,勇敢地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歌词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句,揭示了木兰在军中的出色表现,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战友们的尊敬和信任。此外,歌词还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木兰从军前后的巨大变化。从“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从一名普通的女子成长为国家的功臣,展现了女性的伟大力量。这种转变不仅是对木兰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扬。
(3)《木兰从军》的歌词在表达主题思想的同时,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关山度若飞”中的“关山”象征着边疆的险恶,“朔气传金柝”中的“朔气”象征着寒冷的气候。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歌词更具表现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外,歌词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如“十二金牌召”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