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三集)
罗国正
(2025年1月)
3260A、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1897—1971),是浙江宁海县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一生的主要精力放在美术教育上,并长期从事绘画。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艺术“以境界美为极致”。
2、他将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的论点继续发挥,提出“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奥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胜地引导人类之品性道德达到最高
点,而入艺术极乐天国”。
3、“美情”以“真”为根基,艺术真、善、美之最高境地是从真实现世而来,从自然与人生中深入艺术灵境的‘堂奥’”。
4、“中国画意境求静,气韵求动,是静中有动”。“静中有动,动而益静”。
5、“在画中追求一种超脱的静美”。水中月、镜中花这种超脱空灵之境,“只有在静观默察之中才能感悟,这是静美在禅学上的发展”。
6、“人类对于美的欣赏”中,比较动与静的美,动美浅,易了解;静美深,难领全。
7、各民族艺术是“先由动美,而后静美”。
8、“贵乎师造化,师自然者,不过假自然之形相耳”,艺术美的极则在心源。“每个画家风格都不同,不同才是艺术”。
9、“艺术是自我,亦是他我”。
10、“格调说到底就是精神境界”。
11、“文艺作品,归根结底是在写自己、画自己”。
12、书画同源,技法相通,都是精神和感情传达的媒介,笔墨在中国画中是重要基础。
潘天寿的美学观点反映在四个方面:第一,绘画是创真的。中国画具有真实性,高于西方以视觉为基础的真实性,自信中国传统以“神意”为真的追求。第二,意境与格调。他强调意境是心与物结合的产物,格调在于表现高尚的情操。第三,自然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他的不少作品展现出自然中原始、粗犷、未经雕琢的美。第四,独立精神与民族风格。他反对盲目模仿和自卑,认为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艺为本国、本民族增光。艺术风格和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的关系,是民族文化、时代、地域多种因素的综合。对这四方面稍稍展开来讲讲潘天寿的美学观点:他的绘画美学主张:以境界为极致,以美育代替宗教,以艺术美之情趣引导人类的道德品性达到极乐天国。他认为真是美情的根基,从自然与人生中深入艺术灵境。中国画是意境求静,气韵求动,在画中追求一种超脱的静美,进入空灵之境。这种美感只有在静观默察中才能感悟。他又认为,动美浅,易了解;静美深,难领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起源,是先由动美到静美。他还认为,贵在师造化、自然,终在心源。艺术既是自我的,又是他我的。艺术风格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民族文化、时代背景、地域、作者多种因素结合而成。格调说到底是精神境界。文化作品说到底是写自己、画自己。…………
从我所掌握到潘天寿的相关资料和所见到他的书画作品来看,
我有这样的印象或感觉:潘天寿在艺术创作上和在美术教育上都取得巨大的成就,名声很大。在西风东渐中,当艺术界出现一股强劲排斥国画的力量时,他力挽狂澜,培育出一批国画的人才,他把中国书画艺术提升到关乎民族、国家生存、发展、振兴的大义高度。由于他长期在高等院校执教并创作了一批书画作品,养成了这方面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偏好,甚至对传统艺术和美育有些地方过高地评估,这也是很自然的事。他有不少气势磅礴、意笔工写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有不少作品表现出程式化、过于着意,缺少文人画不露痕迹的洒脱。他较少借鉴西方美学和艺术中的成分,而是固守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技法,往自己爱好的刚强方面着墨造形有所发挥和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
3260B、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和我最近的美学思考
罗国正
(2025年1月于广州)
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早年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长期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他被很多重要单位邀请去讲授美学的课、授予他大量的荣誉称号。他留下大量的作品和翻译专著。主要的成就在美学思想、文艺美学方面。
朱光潜给我的印象,他是充满书生、学者意气、走学院路线的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求学、教学、写作、翻译中渡过,在人生最后的时候,是在拿着笔写作中逝世的。他一生有三个座右铭:第一个是在香港大学求学时立的“恒、恬、诚、勇”;第二个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立的“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当时他的导师侃普?史密斯教授(是著名的康德哲学专家)竭力反对他研究美学,认为美学是个泥潭,太玄了(事实上,无数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