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2部分/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人物形象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求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分析,所以概括、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做到有条理,有对特征的分析。
阅读本诗应先抓诗词大意,再细致分析描写对象,关注使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找准形象,通过题目可知本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形象;其次分析形象,本诗从“马不肥”,“债”等词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官员的邹明府生活的窘迫,可见其廉洁清正。“马不肥”见出他的清贫;“债”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清正廉洁的形象。
解题法1“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人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国破家亡,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2.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抓住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间接流露。古典诗歌经典《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孔雀东南飞》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
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特别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时,一定要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物理异构异模复习:专题八 恒定电流 8-2含解析.doc
- 高考英语复习精选题辑:记叙文(一) 含解析.doc
-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2_29课时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
- 高考英语第总复习全程训练考点集训:高考仿真模拟卷(三) 含解析.doc
-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 高考语文复习(通用版)知识专题突破专题四 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四) 含解析.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1讲 含答案.doc
-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练习(20).doc
- 高考物理复习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4-2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