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题研究报告--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与学校预防对策研究.docxVIP

课题研究报告--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与学校预防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课题研究报告--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与学校预防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每年以约5%的速度增长,其中暴力犯罪、性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犯罪类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深重伤害,也对社会治安稳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探寻有效的预防对策,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研究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犯罪动机、犯罪手段和犯罪心理变化过程,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例如,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心理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个体在此期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了解这些心理特征,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家长等及时发现并干预未成年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止其走上犯罪道路。

(3)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学校教育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有助于未成年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然而,当前我国部分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此,针对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研究,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学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心理发展不成熟、冲动性、易受诱惑、认知偏差、情绪不稳定等方面。国外学者如艾森克(Eysenck)提出了犯罪心理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理论,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国内学者如李玫瑾教授通过对大量犯罪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三因素模型”,即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研究为理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2)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实践方法。一方面,从心理干预角度出发,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例如,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改变错误认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心理咨询则有助于缓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和社区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

(3)在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监控系统,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二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四是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犯罪的预防对策,如针对暴力犯罪的预防对策包括加强体育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等;针对性犯罪的预防对策则包括加强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三、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分析

(1)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首先表现为心理发展不成熟。据统计,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者中,14-16岁年龄段的比例最高,占犯罪总数的40%以上。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影响。例如,某市某中学一名15岁学生因一时冲动,参与了一起抢劫案,后被警方抓获。

(2)冲动性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未成年人往往缺乏理性思考,遇到问题容易情绪化,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80%的犯罪行为是在冲动状态下发生的。以某市某中学一名16岁学生为例,因与同学发生争执,一时冲动持刀将对方刺伤,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3)易受诱惑也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之一。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据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显示,有60%的未成年人犯罪者表示,他们在犯罪过程中受到了不良信息的影响。例如,某市一名17岁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被游戏中的赌博信息诱导,参与网络赌博,最终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四、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研究

(1)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未成年人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