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四)开篇以“泻水起兴,由水的流向取决于地势引出当时人的境遇则取决于门第。
B.(其六)开篇描写了几个紧相连结的动作,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不平。
C.《拟行路难》是仿照乐府古题《行路难》写的一组抒情咏志诗,语言近乎口语而无深意。
D.两首诗歌都善用反问修辞,“安能”“岂何况”等词语都增强了诗歌的感彩。
2.两首诗歌的思想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下列选项中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照以水流四方比喻因出身而贵贱不同,反映了当时门阀制度的黑暗。
B.“行叹”“坐”,鲍诗用三个词描写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的状态。
C.李白面对清酒珍馐无心进食,因为挂念着跋山涉水,去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
D.李诗反复出现“行路难”,并提出路在何方的疑问,表现了诗人的彷徨和痛苦。
4.李诗从情感到技巧都对鲍诗有所借鉴,也有所创新,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②且直!
【注】①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②孤,指“孤门细族”,也就是“寒门庶族”。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为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多写世路困难和离情别意。本诗仿照《行路难》而作。
B.诗人看破仕途渺茫,深感生命短促,最后罢官归家,追求安贫乐道的人生真意。
C.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D.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6.对比本诗与《拟行路难(其四)》情感、手法上的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鲍照:南朝宋诗人,出生于低级士族家庭。当时实行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社会上遭到不公平待遇。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泻于地而东西南北各自流,其命运的走向并不能由水自己来主宰。
B.与水一样,人亦各自有命,诗人认为对此只能“行叹而“坐愁”。
C.诗人心有激愤,欲借酒自宽、以歌抒怀而皆不可得,可见忧思之重。
D.诗歌前六句五七杂言,欲说还休;末两句连用七言,情如洪水奔涌。
8.清人沈德潜评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请具体说明诗中不曾说破之处。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拟行路难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上】第9课古诗三首 暮江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docx
- 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1.docx
- 拱墅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1.docx
- 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x
- 第2课 《走月亮》 同步检测题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上册.docx
- 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docx
- 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单元能力提升检测卷-(含答案).docx
- 黔南州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docx
- 8《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课后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高要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