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细胞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细胞的基本功能目录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学习目标1.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物质转运方式和特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产生机制。2.熟悉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的概念;动作电位与兴奋性的关系。3.了解局部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一、细胞膜(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物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以及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一、细胞膜1.脂质双分子层亲水的头端位于膜内外表面;疏水的尾部相向排列于末端中央。(二)细胞膜的组成2.蛋白质覆盖于膜表面、镶嵌在膜内部或贯穿于膜两侧;可以运动。3.糖类形成糖脂或糖蛋白,其糖链绝大多数裸露在膜的外侧,可作为细胞或所结合蛋白质的特异性标志。
二、细胞质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包涵物1.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合成ATP的主要场所,“细胞能量工厂”。2.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主要与外源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加工、转运有关。
二、细胞质4.溶酶体具有溶解和消化功能,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5.核糖体无膜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3.高尔基复合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拣、运输。
三、细胞核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核膜两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3.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Na+-K+泵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O2、CO2易化扩散载体转运:G、AA通道转运:K+、Na+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顺浓度差,不耗能)(逆浓度差,耗能)(耗能)
1.单纯扩散(一)被动转运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如O2、CO2等气体分子,通过细胞膜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作转运的过程。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2.易化扩散(一)被动转运非脂溶性或脂溶性甚小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Na+、K+)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有两种方式:a.载体转运b.通道转运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2.易化扩散——载体转运(一)被动转运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2.易化扩散——通道转运(一)被动转运包括: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离子磷脂双分子层整合蛋白
(二)主动转运——Na+-K+泵通过细胞自身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细胞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或低电位一侧向高电位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意义:保持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三)入胞和出胞一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以入胞和出胞的方式完成跨膜转运。入胞:如进入的是固体物质,称吞噬;如进入的是液体物质,则称吞饮。出胞:如腺细胞分泌某些酶和粘液,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以及突触囊泡释放递质等。一、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受体(receptor):是指能与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特异性结合而发挥信号转导作用的蛋白质。配体(ligand):凡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抗原、药物等。
二、细胞的受体功能受体细胞表面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酶耦联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细胞内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第三节
一、静息电位(RP)(一)概念细胞处于生理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外正内负稳定的电位差。静息电位的大小主要是由细胞膜内外K+的浓度决定的。鼓膜
鼓膜一、静息电位(RP)
(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鼓膜一、静息电位(RP)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Na+、K+分布不均衡主要离子离子浓度(mmol/L)细胞膜内外浓度比扩散趋势细胞内细胞外K+155439:1外流Na+121451:12内流Cl-41201:30内流A-155外流
(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鼓膜一、静息电位(RP)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选择性通透K+的通透性大Na+的通透性极小外内
(二)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鼓膜一、静息电位(RP)3.外K+内蛋白膜内的A-在正电荷的吸引下随K+一同有外流趋势,但A-因膜对其不通透而被阻隔在膜内,这就造成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荷分布状态。细胞膜膜内膜外
(一)动作电位的概念鼓膜二、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