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pdf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目表演语气、语态及神态、表观点阐释重点突其他总分

小组表达自然情及动作清晰、充分出(20)(10)(100)

(20)生动(20)(30)

活动二:交流“读”“演”“观”心得

1.从孔子态度和治国思想来看,孔子对学生的回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

提示:孔子政治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他主张“入仕”,要求读

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学生,可以说有这四种理想,都

和治国有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

针对子路,孔子“哂之”,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对子路的政治理想全盘否定。事实

上,在当时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能够治国安民的臣子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子路

性子太急,为人不够谦逊,行动比思来得更快,这是孔子所不赞赏的,所以孔

子笑子路的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O针对孔子和公西华,孔子当时的不

知可否,从后文的表述来看,孔子对他们的政治理想比较认可,认为他们所说的

政治理想也是与国家大业息息相关的大事,尤其是宗庙祭祀的事情,是孔子所看

重的“礼”O针对曾点,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吾与点也”O曾皙言志与他人

不同,他没有直接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

乐景象,展示出一幅暮春郊游图: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

年。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

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孔子赞叹之时,也是表达自己对这种理想境界

的向往。

2.通过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学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

样的老师?他具有哪些人格魅力?

提示:孔子是一位有着独特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老师。他循循善诱,因材

施教;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了解学生性情,鼓励个性发展;尊重学生,赏识学

生。

3.问题思考:仲尼明明谈论过桓文之事,孟子却为何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

之事

补充材料: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

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孟子》中也多

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以下两点。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

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第

一层次:三王之道一一完美的圣君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一一仁义的贤君第

三层次:齐桓、晋文(晋文又次于齐桓)一一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第四层次:五霸

中的其他霸主一一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的诸侯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一一都

是目无天子的垃圾孔子在文化上是崇周的,认为周是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在政

治上,是尊三王的,其次是商汤和文武,他们的特点是国家权力集中于天子,天

子既是名义上又是事实上的领袖。齐桓、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作为诸

侯,势力过大难免骄横,《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对周天子不敬。孔

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

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

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

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

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

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一一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

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

仁政”的精华,剔除“霸道”的糟粕。

4.《庖丁解牛》中最能代表文章观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提示:“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作业:

拓展阅读:《庄子•养生主》全文、朱光潜《谈谦虚》、鲍鹏山《庄子,在我们

无路可走的时候》、周国平《孔子的洒脱》。

第三课时

导入

诸子散文流传至今,当代的我们不仅仅是阅读,而更重要的是深入的理解、

探究与赏析。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三篇经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