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上海中学2023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与运用(10分)

1.默写。

(1)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2)王于兴师,______,与子偕作。(《无衣》)

(3)《六国论》中苏洵惋惜六国为秦国积威所挟制,由此警告治理国家要吸取“______”的教训。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上承首句“登临送目”,化用谢朓“澄江静如练”描绘澄江蜿蜒、山峰连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谨庠序之教②.修我矛戟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④.千里澄江似练⑤.翠峰如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谨、庠、戟、簇。

2.解释加点词语

(1)盖有非常之功(《汉武帝下诏求贤》)()

(2)向者之室也(《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3)所以淹君柩者(《叶生》)()

(4)肃遂代瑜典兵(《东吴四英杰》)()

(5)谨愿敦厚(《物各有所长》)()

【答案】①.非常:不同一般。②.向:从前,刚才。③.淹:长久停留。④.典:掌管。⑤.愿:谨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非常:不同一般。句意:凡是非同寻常的功业。

(2)向:从前,刚才。句意:还是从前的居室。

(3)淹:长久停留。句意: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

(4)典:掌管。句意:鲁肃于是代替周瑜掌管军队。

(5)愿:谨慎。句意:恭谨而又忠厚老实。

二、阅读(50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各题。

“震耳欲聋”如何修辞了“沉默”

徐默凡

①“你的沉默震耳欲聋”,初见不可理解,却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无论是告白示爱,还是征求意见,只要对方沉默不语,都可以配上这一句。其实,这本是一句流行歌曲的歌词,现在歌曲已经逐渐淡出,这一句看似矛盾的歌词却悄然流行。

②从语言学角度看,“你的沉默震耳欲聋”是一种名为“对顶”的修辞格,即把语义相反的成分组合使用以产生发人警醒的修辞效果。对顶的成分可以是修饰语和被修饰语,如“落伍的时髦”“真实的谎言”,也可以构成并列关系,如“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最美丽又最丑陋的地方”。对顶的成分可以直接就是反义词,也可以仅仅包含语义冲突,比如“沉默”的反义词并不是“震耳欲聋”,但“沉默”的语义就是没有声音,而“震耳欲聋”却是形容声音巨大,两者的语义不兼容。

③对顶修辞格在字面意义上是矛盾的,解读的关键就在于化解表面矛盾而获得合理解释,从而产生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的韵味。“你的沉默”是无声的,因此“震耳欲聋”不可能直接描写巨大音量,只能进行隐喻理解,也即“沉默”虽然没有声音却具有丰富的潜台词,此时无声胜有声,爆发了巨大的震撼力。

④什么样的沉默会具有这种“震耳欲聋”的力量呢?最初联想到的可能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高人,或者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谦谦君子。中国人从来就是崇尚实干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埋头苦干才是人生信条。然而这种厚积薄发的力量是刻苦修行的产物,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如果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你的沉默震耳欲聋”,它也不可能成为流行语。

⑤相较于古人推崇的有话不必多说,其实现代人面对的更多是有话不□说,有话不□说,有话不□说……在家庭、学校、职场等场合,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需要沉默但又不甘心沉默的时候,于是就用“沉默”来表达不合作的态度,“你的沉默”也被更具有代入感的“我的沉默”所取代。当三姑六婆操心婚嫁问题时,我不愿回答,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当领导询问周末加班的态度时,我不能反对,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当好心好意被误解时,我无力澄清,但“我的沉默震耳欲聋”……说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聋”的人们其实并不沉默,他们通过言说自己的“沉默”而打破了沉默,并且赋予了沉默别样的力量。

⑥值得再多说几句的是,这种沉默的力量也体现于网络流行语本身。曾几何时,“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低俗不规范的代称,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口头禅和生搬硬套的谐音梗,以至于人们发出了要拯救汉语的强烈呼吁。豆瓣上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已经有38万成员聚集,积极寻找贫乏语言的疗救方法。然而,似乎也不必过分担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语言本身自有其净化之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君不见“奥利给”“闹太套”早已销声匿迹,awsl、yyds也只是昙花一现,而“断舍离”等因其形式凝练或含义丰满,大浪淘沙后无疑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