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项目十一
项目背景奥尔夫教学法的起源可以回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整个时代,对于体能的教育、体操和舞蹈都十分着迷。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尔夫和多罗西·均特于慕尼黑成立了均特学校。从那时起,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个关键理念“将律动与音乐结合”越来越明确。
项目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奥尔夫的生平及其音乐教育思想。2.了解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特点。3.理解和应用奥尔夫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1.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与统计的方法,深刻理解奥尔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2.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和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增强合作意识。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引导案例《333首读谱练习》中所体现的柯达伊教学法原则①一、教学目标运用手势、竖写字母谱、模唱和对唱等形式,锻炼准确歌唱。二、教学材料《333首读谱练习》中第224首。三、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全体学生口读、手拍节奏音节,首先熟悉旋律的节奏。(2)学生看谱,伴随稳定拍,默唱全曲(教师提示个别音的音调)。(3)以两小节为一个短句,配合着手势,做师生之间的接唱,再交换顺序接唱,单独由学生之间接唱。(4)教师启发学生找出曲调中所使用的音级,排成竖写字母谱,练习唱准音调,再启发学生体验和发现调式的主音。
引导案例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柯达伊、达尔克罗兹、奥尔夫,被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并予以运用。但他们往往对三大音乐体系的了解并不够透彻,经常发生混淆的现象。特别是在一节音乐课中,要如何运用这些教学法成为了难点。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一课,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完全唱好歌曲的前提下,急于加入奥尔夫乐器的演奏,以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准能力。奥尔夫乐器的使用是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手段之一,但更多的是先要听准、唱准,再来加入乐器的演奏,夯实学生的音准。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加入奥尔夫的教育思想呢?如何嫁接、使用这些好的教学手段呢?这个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思考:通过读这个案例你有什么启示?
奥尔夫及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任务一
1.了解奥尔夫的生平与影响。2.理解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设计一个小型调查,实地调研本地区的小学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了解的程度。学习任务学习目标
本任务知识结构一、奥尔夫生平与影响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特点
一、奥尔夫生平与影响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年诞生于德国的慕尼黑。他毕业于当地的音乐学院,曾指导过几个不同的歌剧院与剧院,并担任指挥。奥尔夫大部分的生活都贡献给了作曲,而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就是他为剧院所创作的音乐《CarminaBurana》,这部作品于1937年在法兰克福歌剧院首演。1938年他又创作了《DerMond》,1942年创作了《DieKluge》,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
一、奥尔夫生平与影响奥尔夫经由玛丽·魏格曼学习到达尔克罗兹和拉班的教育理念。拉班是一位广为人知的老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舞家,而魏格曼则是拉班与达尔克罗兹的学生,也是当时新式舞蹈的明日之星。1924年,29岁的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的学生多罗西·均特一起在慕尼黑建立了一所集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军特学校”,由军特主持校务和所有理论的科目,由奥尔夫负责所有的音乐课程。此时,奥尔夫不再使用钢琴作为律动时的伴奏乐器,他喜欢让学生运用有音高的打击乐器来即兴创作他们自己的音乐,这些打击乐器是为课程特别设计的,让学生们能一边演奏乐器一边跳舞。
一、奥尔夫生平与影响1948年,奥尔夫再一次投身于教育,他接受了巴伐利亚广播公司的邀请为儿童创作音乐,并开始采用军特学校的方法来教导儿童。奥尔夫也委托他的一位学生凯特曼负责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法。凯特曼因此进一步发展出使用音乐乐器的特别技巧,并为这些乐器创作了第一首乐曲。奥尔夫和凯特曼的作品收录于《为儿童的音乐》,共五册,于1950—1954年间出版,并有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图11-1)。这五册曲集收录了音乐练习曲和管弦乐编曲的歌曲,被视为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教材。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是一种关于“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在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一书中,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本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书中提到,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意义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及原则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概述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铃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学校音乐社团建设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