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农机电器设备使用维护》章节教学——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docx

《农机电器设备使用维护》章节教学——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向起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称为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贮存发电机的部分电能,称为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是由蓄电池内部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完成的。根据双硫化理论,蓄电池充、放电过程是一个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其方程式是:

PbO2+2H2SO4+PbPbSO4+2H2O+PbSO4

正极板电解液负极板正极板电解液负极板

由方程式可知,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由深棕色的PbO2转变为浅褐色的PbSO4;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由青灰色的海绵状纯铅Pb转为灰色的PbSO4;电解液中的H2SO4转变为H2O。充电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放电过程相反。实际上,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仅有20%~30%参加反应,大部分活性物质由充、放电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电化学反应。因此,为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采用薄极板蓄电池。

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解液中的部分水(H2O)变为硫酸(H2SO4)或硫酸变为水,所以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将上升或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方法来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

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如图所示。

蓄电池电化学反应原理

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主要包括:静止电动势Ej、内电阻Rn、充、放电特性和容量。

(一)静止电动势Ej

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下,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称为静止电动势,用Ej表示。它的大小与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有关,在相对密度为1.050g/cm3~1.300g/cm3的范围内,可由下述经验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式中:ρ25——为298K时的电解液相对密度

实测所得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应按下式换算成298K时的相对密度:

(1-25)

式中:ρt--实际测得的电解液密度

t--实测得的电解液温度

β--密度温度系数β=0.00075(即温度每升1K,相对密度下降0.00075)

蓄电池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在充电时增高,放电时下降,一般在1.13g/cm3~1.29g/cm3之间波动。因此,单格蓄电池静止电动势相应地在1.98V~2.14V之间变化。

(二)内电阻Rn

电流流过蓄电池时受到的阻力称为铅蓄电池的内阻。蓄电池的内阻为极板电阻、电解液电阻、隔板电阻、铅连接条和极柱电阻的总和,用Rn表示,其大小反映了蓄电池带负载的能力。在相同的条件下,内阻越愈小,输出电流愈大,带负载能力愈强。一般来说,起动型铅蓄电池的内阻很小,单体电池的内阻约为0.11Ω。如内阻过大,则会引起蓄电池端电压大幅度下降而影响起动性能。

电解液的电阻与其密度和温度有关。

在温度为293K时,蓄电池完全充足电的内阻Rn,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式中:Ue--蓄电池额定电压(V)

Q20--蓄电池额定容量(Ah)

(三)蓄电池的放电、充电特性

1.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在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f、电动势E和电解液密度ρ25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为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h放电率恒流放电的特性曲线。

电解液相对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延长按直线规律减小。因为在恒流放电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硫酸消耗量是一个定值。铅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和电解液相对密度减小成正比。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4g/cm3,蓄电池大约放掉25%额定容量Qe的电量。

放电过程中,端电压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放电开始时,端电压由2.14V迅速下降到2.1V左右。这是因为放电前渗入极板活性物质孔隙内部的硫酸迅速反应变为水,而极板外部的硫酸还来不及向极板孔隙内渗透,极板内部电解液相对密度迅速下降,端电压随即迅速下降。

第二阶段端电压由2.1V呈直线规律缓慢下降。该阶段单位时间内极板孔隙内部消耗的硫酸量与孔隙外部向极板孔隙内部渗透补充的硫酸量相等,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的缘故。

第三阶段放电接近终了时,端电压迅速下降到1.75V。其原因是:基板表面已形成大量硫酸铅,堵塞了孔隙,渗透能力下降;同时单位时间内的渗透量小于极板内硫酸的消耗量,极板内的电解液相对密度迅速下降(对应的电压叫终止电压,对应的状态叫放电终了)。此时应停止放电,如果继续放电,端电压在短时间内将急剧下降到零,致使蓄电池过度放电,导致蓄电池产生硫化故障,缩短其使用寿命。

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极板孔隙中的电解液与整个容器中的电解液相互渗透,趋于平衡,端电压会有所回升。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

(1)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以20h放电率放电时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