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文论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pptx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论;第一节总论;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繁荣,除了受益于哲学思想的变动与解放,而且与当时文学创作的繁荣紧密相关。

魏晋是文学自觉和文学独立的时代。门阀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家大族生活优裕,有充裕的时间和充分的自由,从事文学活动(创作与鉴赏)。而且因为经济上、政治上都不再受皇权的控制,其文学活动便不再以取悦皇帝或巩固皇权为旨归,而以个体的精神追求与情感愉悦为目的进行文学创作,甚至为艺术而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的创造,一旦摆脱并超越狭隘的世俗与功利之目的,繁荣就是必然的。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士辈出,制作如林,流派纷呈。仅诗歌来说,就有太康体、玄言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等,这些创作成就,对当时文学理论的繁荣,既提供了文学史的材料和依据,又提供了审美意识和艺术滋养。

下面从四个方面概述魏晋南北朝文论的成就与特色。

;(一)作家论;魏晋南北朝的“作家论”,以“才性”为中心品评作家,其理论之新创有四:

(1)作家才性论的道德意识淡化,美学意味增强。

魏晋南北朝文论受玄学才性之辨的影响,重文才重才情,淡化了“性”的政教伦理内涵,而强调其个性心理特质。如曹丕《典论·论文》,虽曰论文,实为论文人(作家),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说”。第一次将才性之性,阐释为气质、个性,认为创作主体气质、个性的清浊不同,决定了文艺作品的风格气象万千。其“气”强调创作主体之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论“作家论”的美学内涵,并开启了以“气”论“文”和“文人”的理论传统。

刘勰论《文心雕龙·体性》的“性”,更多指作家的气质、个性或情性,而不是儒家的德性。所谓“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对作家德行上的瑕疵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葛洪也很看重审美创造之才,《抱朴子·尚博》称“德行粗而易见,文章精而难识”“吾故舍易见之粗,而论难识之精”。

;(2)开始认识到文学创作需要特殊的才能。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创作需要特殊之“才思”,“必乏天才,勿强操???”。当时全面系统地讨论创作之“才”的,是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刘勰重才,强调“才难然乎”(《体性》篇),并设“神思”、‘熔裁”、“夸饰”、“练字”、“养气”等篇章,专门讨论创作才能的意义、特征及其培养的方法。

钟嵘将应用文体和诗赋区别,称前者“虽谢天才,且表学问”,后者“何贵于用事”?因为写诗需要“天才”。《诗品》选入122位诗人,都有文才,“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卷上称李陵有“殊才”,叙江文通失五彩笔而“才尽”,均透露其诗歌天才观。

;(3)强调作家才性的差异性。

先秦和汉代品评人物的才性,都是以“温柔敦厚”为标准,班固指责屈原就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文论家则很少讲“中和”、“中庸”之才性,更多的是谈个性特征及差异。

如葛洪《抱朴子·辞义》:“才有清浊,思有修短,虽并属文,参差万品。”

刘勰从作家的个性、才能与创作风格的关系,社会、时代和地域环境对创作的影响等不同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作家才性的差异性,得出了“各师成心(作家个性),其异如面”结论。

钟嵘品诗,也是根据作家才性的差异,将被评的122位诗人列为上中下三品。;(4)关于作家才性的天赋与习染;(二)创作论

;(1)缘情说

;魏晋南北朝的“缘情说”有三大特征(新义):

一、既强调外物对主体情感的感召或摇动,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又强调主体情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所谓“吟咏情性”、“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

二、强调“摇荡性情”之“物”,不仅指“春风春鸟,秋月秋蝉”之类的自然世界,同时也指“塞客衣单,孀闺泪尽”之类的社会现象;

三、强调悲哀之情在创作发生中的重要意义,陆机称他自己写赋是“悲缘情以自诱”,“哀缘情而来宅”(《全晋文》卷九十六)。悲哀之情,不仅成为作家的创作动机,而且进一步形成作品的美学价值,也就是《文心雕龙·才略》所说的“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作家的哀怨之情,最终能化为作品的艺术之美。

;(2)心物交融说。

;魏晋南北朝文论家论述心物关系时,把先秦的哲学思考,化为艺术的审美认识,于先秦三家各有所取。而以刘勰为代表的主流认识,则更多地承继了荀子“精合感应”说,既注重“心”在感“物”之中的主导作用,又看到“物”对“心”的制约、决定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物交融说”:

一方面,作家将一己之情主动赠与自然外物,使外物“与心而徘徊”,使“物以情观”、“辞以情发”;

另一方面,被作家所观照之物,又来回答

文档评论(0)

道法自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