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与妻书》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课时
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沉的爱。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抒情、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
情境导入: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4岁的青年,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绝笔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教师播放视频。(“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林觉民)
活动一:追忆英雄,铁骨柔情
追忆英雄: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同年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起义时加入敢死队,带头冲入两广督署,撤出途中中弹被捕,后从容就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铁骨柔情:他,少有大志,在科举考试中挥笔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便掷笔而去。他,被捕之后,行将就义之时,仍能书生意气,慷慨陈辞,引得提审他的两广总督叹道:“惜哉!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他是英雄,亦有柔情,他在人生倒数之日,写下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
写作背景: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后又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本文写于广州起义前三天。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起义。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黄花岗起义”。
活动二:朗读书信,把握情感
观看《与妻书》朗读视频。
读文正音
如晤(wù)眷属(juàn)
双栖(qī)使之肖我(xiào)
相和(hè)一恸(tòng)
称心(chèn)能彀(gòu)
婉解(wǎn)不能禁(jīn)
分析行文结构: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
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舍汝而死”的原因。
思考:《与妻书》集中体现“吾衷”的是哪一句?其中饱含着林觉民怎样的情感?
主旨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活动三:研读书信,探究至情
教师逐段解析强调重点字词句——翻译——重点问题探究
第一段:
1、思考:林觉民在起义前夕在绢帛上留下了一封《与妻书》,这是一封情书,还是一封遗书呢?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遗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情书: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2、内容概括: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心情:悲
品读:作者深知自己的处境,“世中一人”与“阴间一鬼”的鲜明对比,表达了革命志士抱定必死的信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透出一种撼人心灵的凛然正气。同时也不无对妻子的真情深爱和与妻子诀别之时的痛苦心情!
第二段:本段引用了哪些典故?请找出来。
典故含义——“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
典故含义——“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手车销售业务员培训ppt课件.pptx
- 胰岛素皮下注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 hexaco-100人格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其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研究 .pdf
- HCIA-openEulerV1.0模拟考试题及答案.doc
- 工商申请生态农场流程.docx VIP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无答案).pdf VIP
- 人教PEP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 社会学论文:上海市“15 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现状与策略思考——以静安区为例.docx
- 历年(2019-2024)全国高考数学真题分类(圆锥曲线)汇编(附答案).pdf
- 《一起长大的玩具》(课件)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