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追溯字源,探寻中华汉字的美 论文.docx

追溯字源,探寻中华汉字的美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追溯字源,探寻中华汉字的美

摘要:古老的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体现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教师对一定程度数量的中华汉字可以追溯其现今各种汉字形体的渊源,注重充分发掘中华汉字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以更好地实现汉字课堂教学的多重职能,帮助孩子们构建汉字的音、形、意、义之间的关系,让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汉字之美,培养孩子们亲近汉字、乐意识字的语言感情,进而增强和提高广大孩子们识记汉字的积极性。

关键词:字源识字,审美情感,形态美,韵律美,含意美

引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识字又是写字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字源识字法经过历史千年岁月的反复检验,时至今日许多教育工作者依然在识字教学中不断继续研究并使用此法。什么是字源识字呢?顾名思义,所谓字源识字,就是教师对一定程度数量的中华汉字追溯其现今各种汉字形体渊源的一种科学识字方法。

笔者认为:在小学低年级,结合其教学的实际需求,适时地采取字源识字的方式,不仅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地实现对汉字的教学,提高其识字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汉字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广大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汉字之美,从而培养广大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一、追溯字源,在识字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本身也就是一段漫长的文化历史。看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闪现在眼前,她那独特而有意味的表现方式,不禁让许多人为之着迷。汉字是由中华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而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它先后被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借去并记录他们的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日韩文字中至今还经常夹杂地使用着许多汉字。

汉字向我们的孩子们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让他们从小小故事中真正认识这个社会,了解这个社会;学习知识,得到灵感。孩子们从“礼”字引申的六尺巷的故事中明白了礼让三分的为人处世之道;从“字”引申的怀素以蕉叶代纸练字的故事中学到持之以恒;从“家”这个汉字引申出杜甫《春望》这首诗表现出的忧国家思的情怀,还从“秋”字联想到刘禹锡的诗《秋词》,体会到诗人在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的顽强精神。

一个个汉字就是一个个教育小故事,孩子们在故事中不仅领略到汉字的外形之美,更体会到汉字中蕴藏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美。在一个个方块字中所蕴藏着的汉字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记录汉语的手段和工具,还是一种经典而又富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汉字在诞生之初便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追求着一种精神上的美感,从甲骨文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楷书、行书、草书,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字体都已经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和形态美,或气势磅礴,或劲峭秀丽,富有审美和诗意,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唤起对孩子们进行审美创造的最生动的教材。

二、追溯字源,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形态美

所有的笔画都不是简单的图案堆垒,更不是凌乱的排序,一切都应该是有机地组合,每一笔每一个绘画都应该具有它们本身所存在的含义与道理,少了任何一个绘画都无法形成字,组词要做到有理而又严谨。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文学史纲要》)这里所说的“感目”的“形美”,就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汉字虽为方块之形,但形体活泼灵动;虽为点画组合,但组合错落有致。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形态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疏密匀称,体现结构美

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包括丰富线条,匀称的构造等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汉字的笔画虽然有繁有简,但布白相对均衡且比较清晰,尤其是用于横画或者竖画较多的字,其疏密和布局更加讲究均衡,形成了井然有序之美。例如“清”字右半段部分大多数均为纵向横画,其间隙大致不等;再比如“带”字最上面的部分之间短竖横向距离也比较匀称。这两个字它们由简单的点、横、钩、竖、挑四个字组合而成,却又十分富有精彩的神韵。点的圆润、挑起,来得飘逸,纵的平、竖、一笔一划,洋洋洒洒,都充分地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汉字除了左右上下对称的结构组合,还有些特殊结构的组合,比如教学“森”字时,先提示学生看一看字形,从中能看出什么。由三个相同的简单汉字叠加而成,上部居中,左下部和右下部分别居竖中线两侧,左下部形略小。三个木念森(sēn),本义是草木丛生繁密的样子。追溯字源,甲骨文的“森”,由三个“木”构成,就像是橫向并排着的三棵树,显现出数目很多的样子。小篆的“森”,将一个“木”字移到了上方,这样做是为了美观。楷书的字形和小篆相近,和现在使用的写法相同。在观察汉字时,学生深刻地体会了汉字形状和结构的多元化,与图画相同,也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