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病毒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护理学》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河南护理职业学院牛继平
重点难点乙型脑炎的身体状况及对症护理。难点重点1.乙型脑炎的概念、流行病学;2.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主要内容概述流行病学资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病原学及发病机制护理评价护理目标
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
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球状,约40~50nm,核心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抵抗力弱,但耐低温和干燥。对乙醚、酸及一般常用消毒剂均很敏感,不耐热,加热100℃2min或56℃30min即可灭活。为嗜神经病毒,人或动物感染病毒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及血清抑制抗体。
病毒数量与毒力蚊子叮咬,病毒进入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繁殖血流通过血脑屏障致脑炎病毒血症人体免疫力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乙脑患者MRI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丘脑部位的高异常信号和脑组织肿胀。乙脑患者MRI检查所示脑实质病变
流行病学资料传染源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持久,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尤其2~6岁)儿童多见(80%)。流行特征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于夏秋季7、8、9三个月。本病呈高度散发性。
病毒自然扩增易感人群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
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态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询问病人的发病时间、起病方式、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是否在夏秋季,有无被蚊虫叮咬,是否接触过病畜、病禽,有无到过疫区,是否接种过疫苗等。健康史
护理评估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典型乙脑的临床经过分为3期1.初期(1~3天)急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项强直及抽搐。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2.极期(4~10天)高热体温>40℃,7~10天或达3周,多呈稽留热型。意识障碍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多在3~8天出现。惊厥或抽搐呈局部或全身抽搐,多伴意识障碍。呼吸衰竭中枢性为主: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外周性呼吸衰竭:先快后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一般无变化。身体状况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三者为极期的严重症状并互相影响护理评估
3.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症状逐渐好转,一般2周内完全恢复,重者(5%~20%)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等恢复期症状。后遗症期指患病6个月后所存在的症状。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乙脑的临床类型
体温神志脑膜刺激征抽搐呼衰病程后遗症轻型<39℃清不明显--1周-普通<40℃浅昏有偶有-2周多无重型>40℃昏迷明显反复±3周常有极重>41℃深昏明显持续++<1周或存活者>3周严重
护理评估评估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反应,有无因起病突然、症状明显、担心病情恶化而出现紧张、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有无因疾病后期出现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而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心理-社会状态
护理评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达80%以上。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浊,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血清学检查病后3~4天血清中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2周时达高峰,该抗体在病程第2天即可在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