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第1页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
作者:***
来源:《科学大众(中学)》2022年第02期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第1页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第2页
從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到高铁飞驰在中国大地,穿过历史的云烟,江苏铁路从无
到有,从弱小到辉煌,从步履维艰到快速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南京铁道职业技术
学院内的江苏铁路教育馆,称得上是江苏乃至中国铁路史的一本“编年册”。
一部江苏铁路人的不懈奋斗史
江苏铁路教育馆位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中心楼,由综合馆和高铁馆两部分组成,
展厅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陈列各类展品400余件。
为了全面、翔实地展示江苏铁路的演变和发展,也为了帮助参观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铁路
发展的轨迹,建于二楼的综合馆设有江苏铁路百年历程展。展览以江苏铁路发展历史的时间顺
序为主轴,以重大事件为节点,以江苏铁路人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史实和江苏铁路技术、装
备的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影像资料以及沙盘、模型、场景、
展品等,记录江苏铁路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展示江苏铁路发展的巨大成就和美好未来。
高铁馆建于学院工程中心楼一楼,设有高速铁路技术装备与安全防范展,分为高速铁路发
展概况、高铁客运系统、工务工程系统、供电系统、动车组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调度
指挥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9部分,系统介绍了高速铁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装备,着重于高铁
技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珍贵文物见证历史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到了1876年,江苏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吴淞
铁路建成。这条铁路自上海至江苏的吴淞镇,全长14.5千米,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营运的铁
路,却是英国商人以修建“寻常马路”为名擅自筑成的。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第2页
感受江苏铁路的百年历程--第3页
从1876年到1911年的这些年间,江苏先后建成吴淞铁路、淞沪铁路、沪宁铁路、清杨铁
路、宁省铁路、津浦铁路等铁路,线路总长504.09千米。江苏铁路教育馆通过翔实的图文介
绍,展示了江苏铁路建设的起源。除了历史图文资料,展馆内还陈列有各式各样的历史文物。
如清代火车上的“灭火枪”——一支1米多长的铜管,喷水头呈圆锥形,喷头与枪身之间由一根
直径和枪身内壁相当的铜管连接。此外,还有晚清时期李鸿章等人为买断吴淞铁路上书朝廷的
奏折,另有两份关于修建沪宁铁路的照会,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算得上是镇馆之宝了。
展馆内还陈列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地图。在两张尺寸较大、已经泛黄的地图前,南京铁道职
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长安介绍,其中一张是当年日本侵略者绘制的地图,另一张是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出版的陇海铁路战局地图。第一张地图比较特别,区别于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的正规地图,它的视角是当年日本人站在日本本土扫视整个东亚,明确标出了中国包括朝
鲜等东亚地区的交通线和物产资源,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些文物,无一不是
历史的见证。
真实历史场景“完美”还原
如果你走进“民国时期的江苏铁路”展区,一定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时光倒回
到100多年前,当年南京浦口站广场从码头通往车站的雨廊场景呈现在眼前。浦口、下关火车
站和南京铁路轮渡是江苏早期,也是中国近代铁路史上颇有影响的历史遗存,它们共同见证了
中国近现代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浦口、下关两站因长江而阻隔,南京铁路轮渡于1933年建成使用,从而使两站连成一
线。“两站一渡”见证了当时旧中国艰难的岁月。刘长安介绍,浦口站的建筑皆是按照当时英格
兰建筑的风格设计而成的;下关车站的建筑则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