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谷类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茶和咖啡中含有影响铁吸收的化合物,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也会降低或干扰铁的吸收。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影响良好的富含铁的食物摄入。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12维生素A与β-胡萝卜素在肠道内可能与铁络合,保持较高的溶解度,防止诸如植酸、多酚类对铁吸收的不利作用。维生素B2有利于铁的吸收、转运与储存。维生素C具酸性,还具还原性,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与铁螯合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络合物,有利于铁吸收。口服较大剂量维生素C时,可显著增加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铁缺乏时,维生素C对铁吸收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乳酸等有机酸,也都可提高铁的吸收。莴苣为4%,小麦、面粉为5%,鱼为11%,血红蛋白为25%,大米为1%,玉米和黑豆为3%,动物肉、肝为22%,蛋类仅达3%。食物铁的吸收率:铁的优质来源(mg/100g)食物名称铁含量食物名称铁含量黑木耳97.4猪肝22.6猪血8.7火鸡肝20.7鸭血30.5牛肉3.0黄鳝2.5花生仁6.9白芝麻14.1黑芝麻22.7患者高蛋白饮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还可以为机体提供血红蛋白所需要的原料。患者每天应按照蛋白质的摄入应达到1.5~2.0g/kg,而且食物中优质蛋白所占的比例应在40%以上。.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充足只有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保证体内蛋白质的充分利用和贮存。建议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400~500g为宜。.增加维生素C摄入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果患者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橘子汁、柠檬汁等,可使机体对谷类、坚果类、和蔬菜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增加2~3倍。避免干扰铁吸收的食物因素茶叶中的鞣酸、咖啡和茶叶中的咖啡因,均会降低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患者应避免上述食物与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用。其他由于体内对铁、锌、钙等离子吸收存在相互竞争机制,所以患者应避免锌制剂、钙制剂、抗酸制剂和铁制剂同时服用。患者如服用铁剂补铁,应避免和四环素同时服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指因维生素B12缺乏、叶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DNA合成障碍所导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婴幼儿,和可见于孕妇和乳母,其他人群较少见。在我国,因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而维生素B12所致者较少见。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如果饮食中完全不含叶酸,使体内的叶酸可4个月后全部消耗,因此在营养缺乏时,易发生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正常饮食者,肝脏中储存的维生素B12可供人体使用6年,所以维生素B12缺乏的人很少见。少数老年人由于胃酸分泌减少而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维生素B12缺乏还见于有严重吸收障碍疾患病人和长期素食者。食物中的叶酸极不稳定,暴露于空气中及日光中易被破坏,长时间烹调或作罐头的过程中破坏50%~95%,牛奶煮沸1分钟损失叶酸2/3,维生素C有利于保护叶酸不被破坏。因此,即使是含量很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果烹调不当、长时间煮沸、长期贮存,叶酸大部分被破坏。患者发病缓慢,以6~18月婴幼儿多见,多为早产儿。患病儿童一般面色逐渐苍白或面色蜡黄,头发发黄而稀疏,表情呆滞,眼神发直,对周围反应迟钝。轻度贫血成人患者仅有皮肤、粘膜苍白而无自觉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发展可出现贫血、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慌、耳鸣等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稀便等消化症状,劳动后心悸气短和易疲劳。去除或纠正致病原因,保证营养供给,纠正贫血症状,除严重贫血时可少量输血外,一般不需要输血。对于老年人和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可肌肉注射补充维生素B12。患者饮食应选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和铁的食物。供给充足的蛋白质患者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日1.5g/kg,其中优质蛋白质至少占蛋白质总量的60%~70%,患者可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乳类、蛋类、瘦肉类、鱼、虾等食物。供给富含叶酸的食物患者每日从膳食中摄入至少50~100μg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鸡肉、猪肉、西红柿、菠菜、油菜、莴苣、小白菜、芦笋、豆类及发酵制品(如腐乳、豆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