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写作(70分)
24.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大家一看,有点愣,这个材料是什么意思?
老师翻译一下:我们对大地的改造是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被改造过的环境又反过来启示或警示我们: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对未来的态度。
一、审题
材料类型:比喻类。要把喻体“大地”还原为本体,且找出本体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我们的劳动、大地的模样、看到了自己
材料关系与态度:?“我们”与“大地的模样”既是主动又是被动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而劳动就是中间的桥梁。
二、概念界定
劳动:马克思把劳动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可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大地:字面上可指土地,《乡土中国》里描述的传统农业生产劳作。但其是比喻用法,远不止一个含义。结合材料要求“联想”,需打开思路,与时具进。此处大地也可指天空、海洋、高山、湖泊。甚至可指像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样虚拟的、抽象的大地。
看到自己:认知自我,了解内心追求与人格塑造。
三、行文构思
(一)原因分析一
为何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
1.物质层面:无论是种植庄稼、还是打鱼捕捞,人类为了谋生改造大地模样是必然的。
2.哲学层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智慧,用体力与行动改造客观世界。
(二)原因分析二
为何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
1.物质决定意识。《论语》曾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从生活现实之中,从大地的泥土之中,我们才能扎根,才能成长,看到自己的身影。
2.人不是一座孤岛,要与大地相连。正确的自我认知,则需要与外界对话与接触。哲学家泰勒认为,人无法单独依靠自己来形成自我。而劳动恰好是这座桥梁。
(三)合理性
1.劳动改变大地,从而能由浅入深看到自我。
劳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过程。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与自我对话,锻炼自己的恒心与毅力,考验自己的头脑与动手能力。这样在改变大地的同时,也能够让内心更充实有热情。
2.劳动改变大地,从而打破主客体的分离。外在客观世界宏大而辽阔,人的能力有限而渺小,只有通过劳动才可以做到物我结合,天人合一,找到存在感与归属感。
(四)质疑材料
我们的劳动一定能够保证在大地的模样里看到自己吗?
并不一定。
当下社会,太多人的劳动是为了微薄的工资,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日复一日的浑浑噩噩度过,这样的劳动是一种丧失自主意识,不完全自由的异化劳动。甚至会沦为工具机器一般的物化劳动。自然无法在大地的模样里、无法在劳动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五)辩证统一
我们的劳动让大地被改变,这是由主观到客观的改造与实践。
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自己,这是客观对自我主观的塑造。
两者看似是对立矛盾,实则互相作用,人类与自然本就一体。虽然是劳动让人类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把自然看做改造的对象,但是人类又何尝不是这一草一木里的一份子呢?
(六)方法建议
一方面,热爱劳动,发挥中华民族的美德,不食嗟来之食。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将劳动变成展现自我的舞台,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生活。
另一方面,关注自身,在羡长江之无穷中,唤醒对沧海一粟的自我的发现。到人民中去,到大地中去,到一切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建设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是在建设自己的精神天地。
(七)总结升华
劳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想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更应该踏入真实的生活,与大地碰撞出自身独特的火花,踩在厚重的泥土中,而非空想的虚构里。
三、参考立意
劳动之印与自我之悟
耕耘大地,映照自我
大地焕新与自我觉醒
劳动雕琢与自我审视
以劳动雕琢自我
以劳动为笔,绘大地蓝图,展自我风采
劳动之光照亮大地与自我
大地的劳动叙事,自我的成长镜像
于大地劳作,悟自我真谛,奏人生华章
四、写作素材积累及运用示例
(一)名言素材:
1.?劳动最光荣。——马克思
2.?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3.?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4.?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5.?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
6.?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7.?天才是劳动加勤奋。——童第周
8.?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列夫·托尔斯泰
9.?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10.?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二)人物素材:
1.?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他的劳动成果让无数人免受饥饿之苦。原本产量不高的土地,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高产的粮田,他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知其不可而为之,岁月静好.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备考之文言文5种特殊句式.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一材多用之郑钦文:勇敢地去做梦,人生就要不虚此行。.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二元思辨型模拟作文题+素材运用+事例论证+范文展示:我眼中的我未必是我,我眼中的别人才是我。.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现代的内涵与现代社会的特征.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与范例:十大流行语之数智化、智能向善.docx
- 2025年高一高二语文寒假作业(4):信息类文本+古诗歌组合练.docx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上)语文期末作文《自己的天地》范文.docx
- 北京市西城区2025年高三(上)语文期末作文《备注》范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