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docx

新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ol.32,No.6Dec.2011第32卷第6期2011年12月新疆石油地

Vol.32,No.6Dec.2011

第32卷第6期

2011年12月

XINJIANGPETROLEUMGEOLOGY

新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

张辉。,王润超b,金贝贝,金芸芸,黄帅博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a.勘探开发研究院;b.第一采油厂,河南南阳473132)

摘要: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通过“层状运移”和“网状运移”2种模式进行运移,油气的聚集过程遵循“差异聚集”原理,油气的调整过程存在“纵向调整”和“横向调整”2种模式,已聚集的油气通过“暴露条件”和“埋藏条件”2种模式散失。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应转向“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后期油气保存条件较好”的岩性圈闭油气藏。

关键词:焉耆盆地;博湖坳陷;成藏模式;侏罗系

文章编号:1001-3873(2011)06-0613-03中图分类号:TE112.11文献标识码:A

博湖坳陷位于新疆焉耆盆地的南部(图1),是一个中、新生界叠合的含油气坳陷,包括北部凹陷、种马场凸起和南部凹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侏罗系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目前已在北部凹陷的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发现了多套含油气组合,油气主要来自八道湾组烃源岩2。本文从油气运移模式、聚集模式、调整模式和散失模式入手,对博湖坳陷侏罗系的油气成藏模式进行探讨。

图1焉者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1油气运移模式

油气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3。根据油气输导体系的差异,可以将研究区油气运移模式分为2类(图2)。

凹和包头湖次凹)主要为此类输导模式。这些地区断层不发育,无法直接沟通八道湾组烃源岩与三工河组储集层,加之八道湾组上段发育了一套封盖性能良好的区域盖层,生烃中心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只能通过砂层向周缘的构造带进行侧向运移和聚集。

南西北东

焉参1井

2{

古近系

3

4

s

七里铺—一十本布图-

古近系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四十里城—

西山窑组

三工河组

八道湾组

-种马场十

焉2井

马1井

一宝浪

盖层

图2博湖坳陷侏罗系油气运移模式示意

(2)网状运移油气通过垂向断层和侧向砂体组成的网状输导体系进行运移和聚集。博湖坳陷的正向构造带(例如宝浪构造带、本布图构造带和种马场构造带)主要为此类运移模式。这些地区发育了多条深源大断层,断层控制着构造带的形成和展布,从燕山运动期到喜马拉雅运动期长期继承性活动,向下大多断穿了整个侏罗系,为油气向上运移提供了有利的垂向通道4。另外这些地区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分布稳定,横向连通性好,砂岩单层厚度一般在10m以上,为油气在这些构造带内进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侧向通道。该模式是油气输导效率最高的运

(1)层状运移油气主要通过具有侧向连通性的移模式,宝浪油田和本布图油田的油气就是通过该

储集层砂体组成的层状输导体系进行运移和聚集。博模式聚集成藏的(种马场构造带的油气藏后期遭受

湖坳陷的负向构造带(例如四十里城次凹、七里铺次剥蚀,油气大多已散失)。

收稿日期:2010-12-18修订日期:2011-04-06

基金项目:中石化“十一五”基础研究项目(P10014)

作者简介:张辉(1970-),男,河南新野人,高级工程师,石油地质,(Tel)0377E-mail)zhanghu?7777@.

·614·新疆石油地质20H1年

·

2油气聚集模式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实质是由于油气水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分异和构造抬升导致的油气调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差异聚集”造成了“远油近气,远重近轻;上油下气,上重下轻”的油气分布格局。博湖坳陷的油气聚集过程遵循“差异聚集”原理,尤以宝浪油田最为典型。

(1)侧向差异聚集宝中背斜与宝北背斜为同一构造带上的2个背斜圈闭,宝北背斜的圈闭溢出点高于宝中背斜,2个背斜的含油气层位均集中在三工河组上段。宝中背斜主要为带轻质油油环的凝析气藏,而宝北背斜则为轻质油油藏,并且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