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隋炀帝为例,说说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隋炀帝既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有一位有一定作为的君主。 论述:隋炀帝贪图享乐,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导致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尖锐,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但是隋炀帝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他在位期间,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与此同时,他设置进士科,正式创立了科举制,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显著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因此,对于历史人物,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为中国古代史上的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整体上呈现出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和文化昌盛的盛世景象,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杨坚589隋炀帝洛阳余杭郡通济渠长江才能进士科618【图说历史】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图 图1图2 ?解读图1:隋朝的统治中心在中原地区,为了把南方的财富运到中原,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把中国的南北水路连在一起。 图2: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千多年来,大运河既是政治之河,也是经济之河、文化之河,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是流动的国家记忆。【史料实证】科举制产生的积极影响 史料一这一制度(科举制)①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史料二科举制②实行了约1300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史料三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③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项目角度积极影响关键信息①对当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使得有才能的下层士人得以参政,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提高了官僚队伍的素质在社会上形成了读书求学的风气,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根据相关示例,完成下面表格)项目角度积极影响关键信息②对后世关键信息③对其他国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科举制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提供借鉴;古代的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国家等也曾效仿中国,以科举制选任官员知识点一隋的统一1.将下图中的人物与年代尺中的②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BA.隋朝的建立C.开创科举制 B.隋朝的统一D.开通大运河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A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C.是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3.下图中括号处应填入()DA.分封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科举制度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4.“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由此推测,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DA.大兴土木B.法律严酷C.赋税沉重D.失去民心 【能力提升】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CA.生活奢靡C.注重节俭治国 B.整顿吏治D.进行有效改革 2.据推算,自605年起,参与开挖通济渠的民工达360万,与此同时,参与疏通古邗沟的民工也不下10万;608年,连通海河与黄河的永济渠,仅征用的河北民工数就超过百万;610年,大运)B河全线贯通。隋朝大运河得以贯通的重要条件是( A.民众热衷于水利建设 B.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C.南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D.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 3.“……科举制度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和研习儒家经典,‘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具有重要作用。”这反映出科举制度()CA.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B.选拔了实用人才C.带动了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春《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 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配套课件].ppt
- 2025春《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 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配套课件].ppt
- 2025春《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 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配套课件].ppt
- 2025春《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 历史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开元盛世”[配套课件].ppt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精品.docx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汇编.docx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docx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必考题.docx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培优b卷).docx
- 黑龙江【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精品(历年真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