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物热患者的病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历介绍患者,女,31岁因“发热、咳嗽2天”入院于2013年7月29日下午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口服布洛芬后体温可降至正常。7月30日中午再次出现发热,伴有咳嗽、咳痰,再次口服退热药后体温下降,遂来我院门诊行胸片示右肺下叶肺炎。入科查体:体温:39.2℃,脉搏:8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5/70mmHg,听诊右下肺听诊可闻及湿罗音。辅助检查:胸部CT(2013-07-31.本院)示右下肺高密度影。初始用药病情变化白细胞1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4.0%,C-反应蛋白139mg/L。肝肾功及尿便常规未见异常。患者咳嗽、咳痰,每日咳约20余口黄痰。最高体温较前有所下降,有痰易咳出,症状好转继续目前治疗患者咳嗽、咳痰减轻。体温较前明显下降症状好转治疗有效患者今日周身出现红色皮疹,并伴瘙痒复查血常规及胸部CT患者今日无发热,咳嗽、咳痰减轻,症状好转继续目前治疗病例分析复查血常规显示:病例分析患者一般症状好转,感染指标较之前下降,CT显示炎症明显吸收,突然再次出现发热,考虑可能由药物热所致。周身红色皮疹应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复查胸部CT示:0102药物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与用药有关的发热反应。文献报道药物热有5种作用机制,其中过敏反应是最普遍的机制。与其他原因的发热比较,药物热的主要特征是,一旦给药停止药物热将消失。药物热的发作时间一般为给药后7—10d,其中抗菌药平均为7.8d。大约18%~29%的患者会发生药物热的皮肤反应[1]。苏长海,王星.药物热概述[J].中国药师,2011,14(3):422-424药物热药物热诊断依据为[2]:药物热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次升高找不到其他原因;感染性发热者应用抗生素后体温反较用药前更高,不能用原有的感染来解释,因为患者一般情况好转;非发热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不能用原发感染来解释;有上述任何一项,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逐渐下降者。李春梅.抗生素致药物热47例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2):204病例分析患者入院后,针对病情进行抗感染、抗炎、祛痰等治疗,前七天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体温进行性下降至正常值,并且一般症状好转,第八天出现皮疹及体温升高。分析患者所用药物,可导致皮疹的药物有头孢吡肟粉针、氨溴索注射液,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及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其中最常见的为头孢吡肟,可导致药物热的最常见药物亦为头孢吡肟。头孢吡肟为广谱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次为皮肤及消化系统,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8.7%-27.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风团、眶周水肿及皮肤潮红。该患者用药7天后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及皮疹,且用药期间未食用过可致过敏的食物,故怀疑可能为头孢吡肟所致药物热并发皮肤反应。病例分析病情变化患者今日体温有所下降,皮疹未消退,咳嗽、咳痰减轻患者皮疹未消退,咳嗽、咳痰减轻,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停药后体温降至正常,进一步支持头孢吡肟引起的药物热患者症状好转,偶有干咳,查体示周身红色皮疹减轻,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体温已正常2日。患者周身无皮疹,无发热,偶有咳嗽,无痰,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