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题2+近代中国前期社会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历程+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pptx

主题2+近代中国前期社会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历程+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五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主题2近代中国前期社会救亡图存的抗争与探索历程

研析高考真题

排查主干知识

预测命题趋向

内容索引

01

排查主干知识

阶级

主要探索

结果或意义

地主阶级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开眼看世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①]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仅限于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结果失败

20世纪初,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实行了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废除科举等措施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阶级

主要探索

结果或意义

农民阶级

1851—1864年,洪秀全等人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②]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引发了统治集团内部革新与守旧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减轻了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1899-1900年,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的义和团运动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幻想,但存在盲目排外的倾向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掀起近代中国第

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要斗争。1919年因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

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

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变法

1911年,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了辛亥革命[③]

阶级主要探索结果或意义

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民族

资产阶级

[①]为什么说,“洋务派在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同时没有引进西方政

治制度有其合理性”?

提示: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旧占据统治地位。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少,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力量仍很弱小。

洋务派自身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缺乏了解,而且他们仍然是属于封建地主阶级营垒的。因此他们主观上也缺乏引进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深度思考

[②]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延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试扼要谈

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提示: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地区大片区域,控制了清政府的税赋重地;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不予承认,抵制了列强的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③]如何理解清末“新政”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提示: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主力——新军,就是清末“新政”时期编练的,清末“新政”的预备立宪使立宪派离心,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经济上,奖励实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思想文化上,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研析高考真题

来源

内容

太平天国方面

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

清廷方面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思维点拨紧扣“来源”,透彻理解“内容”,把握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

视角1着眼于阶级分析法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2023·湖北卷)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解析-

由材料可知,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提出平分土地的主张,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由于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清政府对洪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地诋毁,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人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视洪秀全为“英雄”“豪杰”,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故选C项;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强调不同立场的人对洪秀全有不同的评价,并非对人物多面性的描述,排除B项;材料强调站在不同立场对洪秀全有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