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笼灯吴伯箫
灯笼,以她的绚丽照亮游子漂泊的路,以她的微热温暖孤行者落寞的魂,以她高踞静默的姿态注视着滚前进的历史车轮。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有关灯笼的诗句: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qú。——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缛rù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唐·王諲十五夜观灯》
梅花映雪挂灯笼,福字生金万户红。灯笼如今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阅读吴伯箫的《灯笼》,去感受“灯笼”的魅力。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震碎了许多文人墨客们心中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含作者吴伯箫。然而,国民党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这使得吴伯箫感到十分愤慨,忧心如焚,怒火中烧,不吐不快。于是他在坚持教学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用以排解满腔的愤慨。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激越着爱国的热情,即使是在加快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里,也充满着这种爱国的激情。《灯笼》正是这一时期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1981年10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1982年8月病逝。
溺炕(niào)神龛(kān)争讼(sòng)司马懿(yì)磷火(lín)斡旋(wò)燎原(liáo)褪色(tuì)锵然(qiāng)熙熙然(xī)霍骠姚(piào)怅惘(chàngwǎng)一脉(mài)幽悄(qiǎo)扫清字词障碍
斡旋:调停,调解。掌故:历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迹等。争讼:因争论而诉讼。静穆:安静而严肃。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锵然: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幽悄:幽深寂静。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扫清字词障碍
速读课文标记自然段,扫清字词障碍提取重要信息:文章围绕“灯笼回忆和联想了哪些事?
文章围绕“灯笼回忆和联想了哪些事?2概括回忆早年生活3挑灯笼迎祖父4.5打灯笼上灯学6乡俗还愿挂红灯7元宵观灯猜灯谜灯笼入梦8族姊远嫁灯笼相送9朱红描字,迷恋灯笼文化10想像宫灯,献帝伴灯11历史名将与灯笼回忆童年经历叙写乡情民俗引用诗词典故
回顾课文,理清结构灯笼开头主体结尾(1)开篇说“火”,点明火、光亮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11)说“灯笼”,回忆关于灯笼的生活过景象和灯笼生发的联想。(12)结尾说“火”,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的现实,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文章中所叙写的这些事情,有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从文中“”这一处,读到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这里写出了“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读课文,理解内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灯笼”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灯笼”寄托了情感,我是从下面句子
文档评论(0)